“只要立案,九成會勝訴,中國企業將會面臨滅頂之災。”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對此非常悲觀。
讓李俊峰如此擔心的,正是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光伏雙反調查,而一旦開始征收100%關稅,我國光伏企業或將遭受20億美元的損失。
11月8日左右見分曉
11月1日,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等四個中國協會聯合發起的聲明中指出,某些光伏企業經營狀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激勵因素削減、投資決策不合理及缺乏產業規模。
這四家協會在一份聲明中敦促美國政府認真審查雙反申請,查明該申請是否合理代表了整個美國產業。要求Solar World及其聲稱支持其“雙反”申請的其他公司主動撤回這個不恰當的申請。
據申訴文件披露,被訴中國公司總計75家,包括尚德、英利、晶科能源、常州天合光能、韓華、晶澳及LDK等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悉數為反傾銷目標。尚品、天威、東營光伏等小公司同樣被點了名。
“其中遞交申訴的企業為匿名,據業內判斷此前美國倒閉的三家光伏企業應當在此范疇內。”李俊峰表示。在今年,美國相繼有三家光伏企業倒閉,分別是Evergreen、Solyndra和Spectra。資料顯示,上述倒閉的三家公司接受了5.8億美元的政府貸款擔保。
“這幾個企業聯合提出雙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希望利用雙反的名義來挽救企業的生存;另一方面是推托責任,將企業經營不善的責任推給中國企業。”李俊峰分析認為。
據李俊峰介紹,通過近段時間與歐美行業協會和美國優秀的太陽能企業的溝通了解到,參與提案的只是少部分美國企業,倉促地成立了光伏電池板的聯盟。10月21日上午,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組織行業內企業召開了緊急應訴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部劉主任告訴記者,企業應訴積極性很高,現在已經開始了實質性應訴階段,律師也已經開始應訴準備工作。預計美國商務部將于11月8日左右決定是否立案。
往中國企業傷口撒鹽
其實,這輪光伏寒流不僅僅刮過美國的光伏企業,同樣也在肆虐著中國光伏企業。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國內多晶硅主流報價已跌至21萬-25萬元/噸,主流成交價約在20萬-25萬元/噸,短短一個月內跌幅達到30.1%。
浙江一位光伏企業高管稱,浙江去年新增的110多家光伏企業,半數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不少企業處于虧損局面。受此影響,今年以來中國光伏概念股紛紛跳水,僅三季度,天合光能、昱輝光能、尚德電力股價分別大跌72.8%、67%、60.8%。
截至10月31日,已經披露了三季報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光伏概念股共有23家,有多達16家環比下滑,占已披露總數約七成。在美國上市的尚德、晶澳、中電光伏、賽維LDK等光伏企業,在二季度業務均出現虧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