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改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碳發展模式,努力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低碳減排的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中國環境報記者 楊立群 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世界。面對這場金融危機的沖擊,各國在反思中認識到,金融危機的發生最終根源在于發展方式出了問題。為了應對這場危機,英國、美國等國家把開發新能源技術、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應對金融危機、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
我國抓住機遇,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積極探索低碳發展模式。自2009年以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迅猛,成為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一個亮點。
推動低碳減排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部署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開始在我國集中出現。粗放的發展方式造成的資源環境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絆腳石。
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制約的矛盾?以節能減排為抓手,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個重要選擇、一個正確方向。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當前,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
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低碳發展,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市場先機和競爭制高點,低碳經濟的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然打響。眾多專家學者認為,由低碳經濟引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準確判斷形勢,強調要著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發展低碳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可以說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
2009年9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時指出,中國將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研發和推廣氣候友好技術;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
200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不僅如此,我國還從本國國情和長遠利益出發,本著對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負責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9年11月,在距離哥本哈根會議還有10余天時,我國政府做出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國家采取的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推動低碳減排、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推動低碳減排成為重要的政策導向
2009年,我國以節能減排為總抓手,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技術發展,打出了加快推動低碳減排、轉變增長方式的政策組合拳。
2009年年初,國家從緩解企業困難和增強發展后勁入手,相繼制定出臺了汽車、鋼鐵、電子信息、物流、紡織、裝備制造、有色金屬、輕工、石化、船舶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和實施細則,強調要加強環境保護,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布局,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在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中,國家有著明確的方向和目的,即在積極拉動內需的同時,努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據統計,4萬億投資中,投向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資金約為3700億元,投向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的資金約為2100億元,兩項合計占到了總投資的近15%。
5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了落后產能淘汰目標和要求。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達了18個行業的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其中,煉鐵、煉鋼、水泥、電解鋁等六大重點行業的淘汰任務均大幅超過國務院要求。
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一再加嚴,彰顯出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資源環境壓力、走低碳發展之路的決心。
煤炭的大量消費,對環境的破壞十分嚴重。因此,調整能源結構,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對于我國低碳減排至關重要。
2009年12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的決定》,從新能源發電價格管理到新能源發展的資金支持,都給予了明確規定。
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出臺支持政策。從今年起,山東省進一步加大了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省級財政每年安排4億元,3年共安排12億元,重點支持太陽能光熱及光伏利用、風力發電、生物質能利用、地源熱泵等清潔能源示范項目。上海市出臺《推進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行動方案(2009~2012年)》,加快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推動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提升先進制造業發展能級和整體競爭力。
要實現低碳發展,先進適用的低碳技術必不可少。2010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要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
在國家科技政策的引領下,低碳技術項目、低碳研究中心、低碳產業園區開始建成,低碳經濟成為推進我國經濟良性發展的新引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