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博
2009年7月8日,著名的《中國環境報》發表了一篇離奇的文章《水電開發三問:真的有人在阻礙水電開發?》。為了回答《中國環境報》記者的問題,筆者認真地對于“三問”文章中的開頭和第一問部分進行了點評。說得是否有道理請大家評判。本文【】內的部分是筆者的點評的內容。
《水電開發三問:真的有人在阻礙水電開發?》
2009年7月8日,《中國環境報》
不能從經濟運行和資源價格體系上尋找根源,就無法找到當前水電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的癥結,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水電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
環境保護部叫停華電魯地拉水電站和華能龍開口水電站,再一次引發了社會和媒體對于水電開發過程中環境問題的關注和爭論。西南地區水電無序開發在讓當地或已經享受或正在憧憬巨大現實利益的同時,帶來了嚴重的生態隱患,令有識之士憂心忡忡。
【何止是這些,在剛剛閉幕的G8+5的峰會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溫室氣體減排的問題上形成尖銳的對立。中國為了維護自己發展的權力,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認為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接受具體的減排指標。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卻因為美聯社前不久批評了我國瀾滄江的水電開發,而突然叫停了減排溫室氣體作用最大的金沙江水電。要知道金沙江的清潔能源作用大約相當于每年兩億噸煤炭。叫停金沙江水電,就意味著在今后幾年我們每年將要增加4億多噸二氧化碳的減排任務的壓力。我們不知道這種寧可跟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頂牛,也不敢向國際上的反水電組織說理的反常表現,是不是值得?我們的環保部門在這里扮演了一個什么角色?】
但水電開發效益與環境矛盾深化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揭開現象看本質,人們會發現,化解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恐怕遠沒有諸如修訂和完善流域管理規劃、推行規劃環評、修改現行水電開發環評制度中不合理的條款及加強環境監管那么簡單。
一問:真的有人在阻礙水電開發?
環境保護部叫停華能龍開口、華電魯地拉兩處水電站后,媒體又陸續報道出金沙江上多處潛存違規問題的水電站。有環保人士認為,水壩的建設將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地域文化及居民的生活。
【這種造謠的說法因為被人說得多了,就似乎成為了真理?請具體的告訴我們水電建設破壞那里的生態環境了?我們不妨親自到哪里去看看到底實際情況如何?新安江水電站建成半個多世紀了,那里的生態環境怎么樣?沒有建設水電站的怒江的沿岸,現在的生態環境到底如何?我們只要到現場一對比就不難發現,水電站的建設到底是破壞審改環境,還是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走遍全世界我們都能看到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生態環境就越好。為了污蔑水電開發,水電站破壞居民生活的宣傳我們見過不少。幾乎這些經過策劃編排出來的所謂實例,只要深入追究都會發現有問題。我們這里不必去爭論某個具體的實例。我們只要看看為什么金沙江沿岸的老百姓,至今還這么迫切的盼望國家的水電開發盡快改變他們的命運,就知道所謂水電破壞居民生活的謊言,有多么的可笑。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社會里,如果真有這種情況存在,哪一個老百姓還會去盼望自己也成為被破壞的居民?當我們一些人明知道大多數老百姓熱切盼望水電開發來改變命運的事實,卻還要堅持說水電站的建設破壞了居民的生活,是不是一種故意的造謠污蔑?】
對此,支持水電的人士則表示,上述兩水電項目只是存在審批程序缺失,并不認同一些環保人士關于“水電破壞世外桃源”的說法,“西部很多居民的生活條件是很艱苦的,水電建設實際上是造福一方。”不能“妖魔化水電”。水電建設應該“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