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10月22日出版的《參考消息》發表文章《稀土成為中國的 “外交工具”》,原文如下: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1日報道題:稀土成為中國的 “外交工具”
中國政府正加強限制稀主出口的相關措施。中國方面加強了通關檢查,除對日本外,對歐美的稀土出口也出現了停滯趨勢。此舉的目的是減少出口進而推高稀土價格。不過,如果中國停止供給對制造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稀土,那么日美歐企業將遭受沉重打擊。另外,中國政府還強化了將稀土作為“外交工具”加以利用的姿態。
中國的稀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九成以上,但蘊藏量則只占總量的三成左右。中國如果維持目前的生產進度,那么在15至20年后中國將面臨稀土資源枯竭的局面。可以認為,中國政府強化稀土生產及其出口管理,意在延長其作為“戰略物資”的“壽命”。
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報注)海域撞船事件造成了日中關系緊張。此后,中國的對日稀土出口處于停滯狀態。加強稀土出口管理原本就是中國的既定路線,不過在見識到這一舉措非凡的影響力后,中國政府重新認識了稀土作為“外交工具”的重要性。在人民幣匯率和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等問題上,中國同國際社會發生對立的場面日趨增多。在這種形勢下,中國欲借稀土牽制發達國家的圖謀也若隱若現。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1日報道 題:中國打稀土牌可能招致孤立
據悉,中國不僅對日本采取了禁止稀土出口的措施,還對美歐各國采取了同樣的措施。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進一步提高。由于國際社會不斷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施壓,中國開始使出了 “限制稀土出口”這一殺手锏。不過,這種做法會引起國際社會更激烈的反抗,中國恐將面臨被孤立的危險。
美國華盛頓獨立新聞網10月20日報道 題:國防部即將完成美軍稀土使用情況報告
國防部官員有望最早在本周正式提交一份詳細說明美軍到底有多么依賴稀土的報告。(國會要求的)這份報告始于一年多以前,發表于稀土已經成為美中貿易關系中一個主要癥結之際。
《紐約時報》19日報道,中國將停止把稀±運往美國。雖然中國說報道不實,但此事仍然凸顯了美國易于受到中國貿易決定的打擊。
稀土是重要軍用品,是制造通信設備和智能炸彈的重要原材料。可是,美軍此前從未全面調查過它對稀土有多依賴。國防部發言人謝里爾-歐文說,目前這項調查已經結束,正在接受軍方重要官員的審核。
美國新安全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克里斯蒂娜·帕爾特莫爾說,國防部報告絕對必要,因為美軍非常不了解它對稀土的依賴程度。
日本《讀賣新聞》10月21日報道 題:日產業界歡迎美開展對華調查
海外媒體報道稱,中國將限制稀土出口的范圍擴大至歐美國家,日本政府和產業界對此提高了警惕。
據經濟產業省和大型商社介紹,中國在出口通關手續上依舊停滯不前。從事稀土貿易的31家企業全部報告稱“受到影響”,截至20日仍舊沒有實現正常化。
關于中國擴大限制對象國一事,經濟產業省稱“尚不能確定”,但對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美國貿易法第301條開始調查中國的出口限制一事,經濟產業省表示歡迎,稱“日美可以聯合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