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視曝光美的紫砂鍋生產黑幕遭到無數消費者關注和投訴,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不少商家不但下架央視曝光的品牌,同時還要求所有同類產品一并撤架,待有關“紫砂”的驗證報告出來后再重新上市。(5月26日晶報)
紫砂煲撤架了,就像其他“問題商品”一樣源于媒體曝光。在動輒幾百上千塊錢的“泥巴鍋”背后,天然紫砂”、“富鐵紫砂”、“養生紫砂”等等廣告辭曾經成為擋不住的誘惑,將隨著紫砂煲的撤架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也許它們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很快就被其他號稱“健康養生”的商品所取代。 這恰恰是消費者的悲哀,更是“問題商品”進入屢查屢現怪圈的癥結所在。
不能放過紫砂煲背后的虛假廣告。面對夸大其詞,荒話連篇,鋪天蓋地,見怪不怪的虛假廣告,相關監管者應反思“問題商品”何以總是媒體曝光之后才受到突擊檢查。銷量頗大的美的紫砂煲就在產品宣傳冊中稱,紫砂煲內膽“全部選用純正紫砂燒制”,“富含豐富微量元素,補鐵補血,有益身體健康”,如果監管者能事先對其廣告所示質量進行抽樣檢測,作出相應處理,及時提醒消費者,就不會出現購買者上當受騙和大量投訴。因此,建立和健全監管部門的提前介入與彼此間通氣交流機制、嚴格把好各自關口已成當務之急。不僅如此,還應以零容忍之態主動出擊,常態監督,借鑒監督食品安全的做法,讓虛假廣告的責任方與參與者付出巨大成本,徹底放棄僥幸心理,不再忽悠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紫砂煲虛假廣告坑騙消費者啟示廣告監管制度必須與時俱進,更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現行“廣告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廣告主承擔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應知是虛假廣告而發布的,承擔連帶責任。顯然,法律簡單籠統的原則留下諸多后門,形同于“牛欄關貓”,根本無法依照其打擊各種虛假廣告,相反不良廠商利用其漏洞規避責任,大行蒙騙忽悠之道。鑒此,只有通過修法規范和約束廣告行為,授權監管與處罰手段,明確違法者與監管者的責任,才能使紫砂煲這樣的“問題商品”不會“從頭再來”,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