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博天環境一直處在風口浪尖。5月26日,博天環境因籌劃涉及對外投資的重大事項股票停牌;當資本市場猜測博天環境又將演繹什么精彩的資本故事時,博天卻迅速摁下暫停鍵。
20天后的6月17日,博天宣布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并購重組以失敗告終,據悉,此次博天環境擬并購標的公司的主業務為水務投資運營。這次并購未遂,也讓人們對博天近兩年的激進并購留下深刻印象。
博天環境也代表了一類向來“高調”的環保公司,他們市場進攻力十足,手段兇猛,一路開疆拓土,迅速在環保業闖出了一片天地。其中,博天環境和盈峰環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兩年,這兩家公司動作頻頻,一舉一動都引得眾人關注。其實,光是從名字,或許就預示了兩家公司凌厲的野心,一個博天,一個盈峰,雖然登陸資本市場時間并不長,卻各自上演了一番攻城略地的大戲。
進擊方式各不同
在開拓環保市場方面,博天環境和盈峰環境選擇了兩條不太相同的路。
博天環境的業務雖覆蓋
水處理、環境監測、土壤修復等多方面,但公司仍以水處理行業為主打,并深入其各個細分領域。以去年為例,公司營收主要來自城市水環境領域(占52%)和工業水系統領域(占44%)。其業務也向城市水環境領域偏移,拿下了通州水環境整治(漷牛片區)PPP、玉溪海綿城市項目等多個城市水環境項目。其中,通州的PPP項目是與中電建聯合中標。博天料將繼續延續這一發展思路,選擇與央企聯合挖掘PPP項目,成就業績的新增長點。
此外,博天也在土壤修復等細分領域存在發展潛力,并積極布局。如今年4月,博天環境與吳忠市在污水處理、土壤修復等方面展開合作;5月,中標會同縣巖頭、坪村高速公路連接線及雙擁路提質改造工程PPP項目;6月,拿下廊坊市大城縣趙扶鎮滲坑污染應急治理項目,進一步發掘土壤修復等潛在市場。
與博天環境不同,盈峰環境從一開始就準備在環保行業全面發展。盈峰環境原名上風高科,主營風機制造,后因主業不濟,向環保業進軍。作為有錢的外來戶,盈峰環境以收購為武器,迅速進軍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等多個環保細分領域。
2015年,上風高科收購環保監測龍頭企業“宇星科技”,拉開進軍環保業的序幕;2016年3月,上風高科更名盈峰環境,更加快了在環保業收購的腳步:去年,公司就收購大盛環球、明歡有限100%股權和亮科環保55%股權,布局污水處理業務及生態修復業務;又認購天健創新20%股權,完善環境監測產業鏈;增資廣東順控環投15%股權,增強公司在垃圾焚燒、污泥處理等固廢領域的實力。在今年,公司又收購中聯重科環境產業公司51%的股權,發力環境裝備制造領域。至此,盈峰環境已在環保業全方位布局,包含環保裝備、監測、治理及運營服務等各項業務。
從兩家公司在環保細分領域的布局來看,博天環境抓住政策利好的機會,主打水處理業務,近年更是在城市水環境領域頻頻布局,并在此基礎上,開拓土壤修復等潛在市場;盈峰環境由于是跨界進入環保行業,最初自身并無“強項”,在進軍伊始便決定打造環保產業群,并以收購的方式快速布局各個細分領域,綜合優勢明顯。這兩家公司的布局方式在當下都頗具代表性。
差錢?不差錢!
雖然都在跑馬圈地階段占據資本優勢,但博天環境相比盈峰環境,在資本方面的實力還有一定的差距。
博天環境本來可以算是“錢景”良好,從2014到2016年,公司資產規模就從20億增至近50億,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已中標未履行完的合同金額就有42.95億元。今年2月,博天環境上市后,獲得了更多的融資機會,可外界仍然擔心,博天環境會因融資能力不足,阻礙其快速擴張。
去年10月,博天公開發行3億綠色債,用于污水處理廠項目,這也是首個非上市民營企業發行綠色債。今年5月,公司通過轉讓旗下博樂寶公司100%股權和博通分離膜技術公司55%股權,獲得約3208萬的資金,暫時緩解了財政壓力。未來,博天環境將如何借助資本市場平臺,維持其發展策略,仍是一個懸念。
與博天環境相比,盈峰環境則是真正的“不差錢”。盈峰環境的實際控制人為美的集團董事長之子何劍鋒,有著強大的資金后盾,各大股東會定期向公司增資。如近日,盈峰集團又將獲得增資逾30億元,注冊資金從8億元增至40億元。
除了背靠大樹,公司自身經營狀況良好,營業收入不斷增長,據盈峰環境2017年一季報,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4 億元,同比增加 2.7%;凈利潤達到0.66億,同比增長34.29%。此外,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相對較低,資金壓力較小。盈峰環境在今年還中標多個上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的項目,加上要收購中聯重科環境產業公司51%的股權,公司未來的吸金力度值得期待。
總之,相比盈峰環境的“有錢任性”,博天環境還有些遜色?,F在正值兩家公司快速擴張階段,資金是其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進擊的路上,可能對于盈峰環境來說,資金不是問題;博天環境則還需再加把勁兒,消除資金不足的隱患。
誰更兇猛?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博天環境與盈峰環境兩家公司都有著清晰的規劃,但規劃的路線也有所不同。
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身兼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是環保業界的網紅。他表示,比拼資本或工程施治都是階段性的,從源頭和生產上減排才是未來社會的主流。公司計劃在未來參與到讓水資源更有效利用的整體環節中,成為技術驅動型的輕資產公司。這意味著,博天仍然會繼續深挖水處理的細分領域,布局流域治理、區域治理等系統性治理領域。
布局意味著用錢開道。已經登路資本市場的博天,如果講好環保的故事,或許會撬動更大的資本,實現自己的圖謀。
而對于盈峰環境來說,早在2016年,公司就曾表示要力爭在2018年凈利潤超過8億元,市值突破300億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盈峰已基本實現對環保各細分領域的全面布局,照此趨勢,盈峰環境接下來可能會繼續通過并購,打造環保全產業鏈平臺。
總之,博天環境和盈峰環境雖都行事高調,但卻選擇了不同的方式闖蕩環?!敖薄2┨飙h境主要深耕水處理行業;盈峰環境則憑借并購,進軍環保各個細分領域,兩家公司的凌厲攻勢都將繼續保持,誰更兇猛?或許還要看他們下一步的動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