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對傳統汽車比較熟悉的人,在評價
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都有或多或少的敵意與誤解。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其實有不少差別的情況下,這些人仍然抱著傳統燃油車的角度去談論新能源汽車。
不管補貼不補貼,樓主說那么多,都沒什么意義。我就說一個事實:動力電池工廠的從業者們,尤其是電池技術人員,自己買車人基本不會考慮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目前對絕大多數人不適合,特別是純電車,想買新能源車,還是先看看外資的一些強混車吧!比如卡羅拉雙擎。不過我們普及電動兩輪車還是很速度的,還沒有補貼,還被打壓,不然電動車肯定上億臺了。估計產出一些和qq啊奧拓啊同價位的電動車“比如三萬塊”,順便每個新建小區都強制搞些超級充電樁,各電網和三桶油合作,有加油站的地方也要有點充電樁,不限牌限號,應該要不了幾天,就會取代電動兩輪車以及小排量摩托車,成為全球電動車大國了。
和大躍進時代一樣,不顧客觀的生產規律,用粗暴野蠻的手段發展,造出了一堆垃圾殘次品,也給市場帶來了很多經濟問題,彎道超車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失控就是萬劫不復,美國通用25年前的電動車EV-1,豐田20年前量產制造難度比電動車大的多的混合動力普銳斯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早就在做的,用目前不實用的電動車替代好用的燃油車是非常蠢的一件事
其實,真正能夠打動消費者的,不是國家政策“當然,免費送車另算”,而是實實在在的方便快捷高性價比,以中國手機為范例就可以明顯看出來。所以,要么就是特斯拉這種富人玩具,要么就是農民工普通居民的生活必備品,才會有人追捧。走十幾萬的中間路線,競爭多么劇烈,全方位都比人家差,太難。若是能夠不走高大上路線,簡配版,三四萬塊,另加實實在在的方便充電,才會成為代步硬需求,而不會淪為騙補工具。商用的騙補,高端的融資,乘用的秘密研發,代步的害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