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PPP對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巨大,在這樣的的背景下,據了解,今年我國的PPP證券化快速擴容。受此影響,目前為止披露業績的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報喜。
PPP證券化快速擴容
伴隨著多個政策陸續落地,PPP項目資產證券化預計迎來快速擴容。業內人士表示,發改委和財政部在PPP項目領域的分工存在不一致,其關注點也不同。
不過,預計隨著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兩個部委牽頭的政策未來在一些共性問題上將趨于一致。而在多個部委的政策支持下,PPP項目的融資渠道將得到進一步拓寬和改善。
業內人士預計,政策的明確和放寬將進一步激發PPP項目潛在的融資需求,助推PPP項目的落地。資產證券化作為PPP領域重要融資方式之一,具有盤活存量資產、加快資金回收的功能,有利于提升PPP項目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
截至2017年3月末,財政部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中,PPP項目數量共計12287個,總投資14.6萬億元(計劃投資額,非已投資額),其中執行階段項目1729個,總投資2.9萬億元,項目落地率僅為14.07%,實際推進程度有限。
截至目前,在發改委、證監會政策框架下,發改委向證監會推薦了兩批共17單PPP資產證券化產品,其中有4單已經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正式發行,發行金額合計35.54億元。
PPP融資開放至“建設期”
目前關于PPP項目的落地情況存在不同的統計結果。據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的統計,目前入庫的PPP項目中,已簽約落地項目共計1729個,項目總投資額2.9萬億元,落地率34.5%。
天風證券近日披露稱,根據他們的實地調查,目前項目實際投入開工建設的,不超過投資總規模的10%。
“我們的判斷標準是實際投入開工建設為落地,財政部的判斷標準是簽約為落地。”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綠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胡曉斌表示,他們了解到很多項目央企已經簽了合同,但是找不到錢,因此遲遲難以落地。
作為企業代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榮譽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估計,這個數據應該在20%~30%之間。
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報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7年是PPP訂單落地大年,PPP將完成由項目-訂單-業績轉化的兌現。目前,PPP由訂單向業績轉化的邏輯已經得到初步驗證。
截至昨日,共有34家涉及PPP的上市公司已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達到28家,占比82.35%。
從預計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來看,山河智能、興業科技、鴻達興業、嶺南園林、棕櫚股份等5家公司預計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翻番,此外,京藍科技中期凈利潤也有望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1個月內,有62只PPP概念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其中,半年報預喜股成為機構扎堆看好的標的,嶺南園林(9家)、棕櫚股份(5家)、京藍科技(4家)、東方園林(4家)、大華股份(4家)、榮盛發展(4家)等6只半年報預喜股獲得3家以上機構給予看好評級,備受市場關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