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西方高端消費市場“金融危機病癥未解,甲型流感又在四溢”岌岌可危的健康狀況,中國市場堪稱身強體壯、魅力十足。
另一方面,雖然高端消費業在中國的行情仍然見漲,可還是沒能完全實現國際奢侈品總公司寄予的厚望。原因何在?因為中國市場魅力與差異共生——再也沒有另一個市場領域,會比高端消費行業充斥更多的舶來品。生活方式的不同,價值觀、消費習慣上的差別,來源于中西文化的迥異,很容易讓國際大牌進入中國市場后體質過敏。
當經濟運行到關鍵時刻,行業參與者越發迫切需要在中國這個獨具魅力的市場中尋到那劑解除水土不服的良方。無論危機后的經濟預測呈U型、V型還是W型,在這個魅力市場中率先平衡好中西文化與市場差異的人,也將是率先拿到突破之匙的人。
長達一個多月的深度專訪和數十位行業領頭人的獨家獻計,眾智囊群策群力為高端消費行業把脈。從奢侈品和高端消費場所的現狀,到米其林大廚的中國故事;從生態度假、豪華酒店的東西調和之計到頂級佳釀的投資之法辨析;“生活家”與高端消費行業參與者一起,在新一輪的經濟洗牌中尋找制勝武器、探究引領市場之道。
Bruce Lee收起皮艇,拆掉自己在河邊楊梅樹林搭起的帳篷,挽起繩子,折好救生衣。就連遺留在帳篷搭建地附近的紙巾和紙水杯,他也一一收好,塞進自己的行李箱里。雖然身為一間國際物流企業上海公司的負責人,Bruce Lee先生卻偏好遠離都市的漂流之旅。
這是他第7次在浙江班溪進行漂流。幾乎每年夏天,Bruce都要來這里一次。
“我第一次來班溪,便被這里澄清的水流吸引。”9年前的那個夏天,Bruce22歲。那時班溪并沒有這么多“農家樂”,也沒有這么多游客。現在它已是浙江省小有名氣的生態旅游景點,而Bruce卻顯得有些遺憾:“水面上常常看到漂浮的垃圾。水質不如以前那般清澈了。”
作為一名“漂流客”,Bruce堅信“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不帶走一片云彩”是能讓下一次漂流保持精彩的做法。但是,大部分中國游客并不這么想。
環保度假是個舶來品,在歐美,無論是將親近自然的生態旅游路線作為主要內容的度假,或是在去目的地的途中力行保護自然,減少污染的旅行行為,都被視為環保度假。而在中國,盡管它還未被國內所有消費者接受,卻被高端旅游市場看好。對于組成中國高端旅游市場的幾個重要部分——旅行代理機構、航空公司、酒店和消費者來說,倘若這種來自西方的生活方式能調和東西文化差異,去除水土不服之癥,將改變整個中國度假市場發展的方向。
中西不對稱的環保旅游
“一條河道受到了污染,我們需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保護它,恢復它。而一種文化風俗,或者一種古老建筑環境受到了破壞,也許我們就永遠地失去了它。環保旅游,勢在必行。”6月3日,在“高端度假,巔峰對話”的旅游論壇上,南開大學品牌管理與服務營銷博士生導師白長虹先生對記者說,“聯合國一直強調旅游發展的多樣性。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擁有的各色自然形態和人文景觀,是一個極有魅力的高端度假市場。環保旅游,在中國雖然出現不久,卻十分受航空公司、旅游代理機構和酒店的認可。只是在推行過程中,消費者還不能主動接受它。”在歐洲和美國,親近大自然的生態旅游非常受歡迎,環保還成為酒店吸引顧客的條件之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