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為期12天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8日迎來最后的關鍵時刻,超過110位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出席領導人會議,尋求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由于在此前的會談中各方仍有分歧,因此直到領導人會議開始,各方談判代表仍在為協議文本進行著艱難磋商。
領導人會議原定于當地時間上午10時開幕,但延后兩個小時才開始。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和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會議開始前離席,以表示對美國總統奧巴馬遲到的不滿。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議上說,從來沒有如此多的國家像今天這樣團結在一起,全世界都在期盼著,各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達成一項真正全球意義的應對氣候變化協議。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國際社會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積極努力,加強合作。
溫家寶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凝聚了各方的廣泛共識,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和行動指南,必須倍加珍惜、鞏固發展。他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和基石。
一些國際組織就溫家寶的講話表示贊揚,稱中國的努力和計劃令人滿意。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詹姆斯·利普說,中國在減排目標上作出的承諾令人贊賞,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減排努力和以后要實施的減排計劃都讓人滿意。國際樂施會執行總干事杰瑞米·霍博茲表示,他非常欣賞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面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艱巨任務,中國主動承諾降低碳排放強度,并表示無論這次會議達成什么目標,都將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領導人相繼發言,廣大發展中國家更是團結在一起,發出一致呼聲。
巴西總統盧拉在發言中指出,要使談判取得成功,各國應當信守減排目標的承諾,信守出資承諾。印度總理辛格強調,《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不容減損,《京都議定書》必須繼續有效。南非總統祖馬表示,目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約有80%是發達國家歷史上排放的結果,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歷史責任。
當地時間18日18時(北京時間19日凌晨1時)左右,聯合國有關官員向媒體透露,有關磋商仍然在繼續。他舉例說,去年波茲南會議就拖延到次日凌晨。
可以確定的是,本次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將無法在預定時間結束。而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共同長期努力,哥本哈根不會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