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由于發展時間短以及“高投入、高風險”等特點,我國清潔能源在發展過程中尚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可利用的融資渠道有限,資金供給存在巨額缺口。相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多層次能源金融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尚未形成,不少清潔能源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幾乎是空白,因此要有效利用項目融資,拓展清潔能源籌資渠道,加大銀行對清潔能源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滿足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資金需求,確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才能保證我國可持續發展
清潔能源是針對傳統能源提出的新概念,它既肯定了人類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又強調了利用能源要清潔化,注重環境保護的理念。隨著傳統能源體系導致的能源供應、環境污染等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可持續利用、環境友好的清潔能源的開發已成為必然選擇。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但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很低,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在人均能源資源相對匱乏的同時,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比較低,浪費相當嚴重。僅依靠煤、石油等傳統能源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加之空氣污染、油價上揚、溫室氣體減排和以“碳關稅”形式出現綠色貿易壁壘等因素的影響,能源資源瓶頸制約日益突出。
因此,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構筑穩定、經濟、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8月28日,在寧夏銀川召開的“2011年中國能源化工金三角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說,近年來,我國能源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安全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石油為例,2010年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達到52.5%,面臨很高的能源安全風險。
清潔干凈、不排放或極少量排放有損生態環境的氣體或氣體污染物是清潔能源最突出的優點。根據國外某研究機構對各種發電方式碳排放率的計算,清潔能源發電比煤油氣等化石發電要低50%—90%。“十二五”時期,我國要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16%和17%的目標,因此,從推動節能減排任務出發,也應當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金融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存在四方面難題
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清潔能源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速度也逐步加快,但由于清潔能源屬于新興產業,且具有高風險等特點,可利用的融資渠道相當有限,金融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日益突出。綜合專家觀點,具體存在以下困難。
一是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意識限制了清潔能源產業貸款規模。中國礦業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楊思留說,目前,商業銀行貸款仍然是清潔能源產業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一些銀行雖然也加強了對清潔能源產業的關注和支持,但出于防范意識的原因,商業銀行挑選項目時更集中在技術成熟、收益明顯的大型企業,對清潔能源行業仍采取謹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因此,在短期內不可能成為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主要資金供給者。
二是我國清潔能源項目中風險資本的投資金額和投資數量相當有限,國際大型風險投資機構在清潔能源項目上的投資額度也不高。寧夏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樊建明認為,多數風險投資機構在新能源項目上的投資相對謹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技術障礙,即風險投資機構對清潔能源采用的技術研發不了解,對其成果的市場前景難以準確把握;二是退出障礙,目前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規模仍比較小,加之證券市場尚不成熟,因此風險資本很難在短時間內退出。
三是不完善的資本市場制約了清潔能源企業融資的規模。資本市場有利于企業的資金籌措,企業通過發行股票方式可籌集到巨額的、長期的資金,但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建設仍顯滯后,如股票市場上市門檻較高,上市手續繁雜,使不少處于發展初期、前景看好又需要融資的中小型清潔能源企業被拒之門外,這導致許多清潔能源企業難以取得上市資格。
四是缺少為清潔能源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相應機構。清潔能源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需要有相應的金融服務機構為其提供金融信貸管理和金融信息服務,但目前我國缺乏為清潔能源企業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機構,具體包括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和完善的金融信息服務體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