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用水量大、工業廢水亂排亂放已不再是環保圈兒里的新鮮事,而工業廢水處理也并非新興領域。有人質疑工業廢水行業整體一直在產業的低端徘徊,市場在逐年萎縮;但也有人認為...
-
近日,湖北省蘄春縣擬建垃圾焚燒發電廠一事惹發眾議,蘄春縣民眾強烈抗議此舉,并建議當地城市管理局“為了子孫后代三思而行”。在我國垃圾處理技術已然取得突破的當下,國民為何對“垃圾焚燒發電廠”拒之千里并談之...
-
有錢,就是任性;有權,也很任性!繼退出TPP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又丟出一顆“深水炸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盡管這個決定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但是特朗普依然是我行我素,明擺著不想承擔當老大的責任和義務...
-
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場的需要,PPP模式迎來井噴式增長,并越發受到資本的青睞。據報道,今年PPP項目落地規模將達3.8萬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PPP市場。而作為這一模式的“受益者”,...
-
新能源從上世紀誕生之初就自帶光環,受到各界追捧。進入新世紀,為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各國更是競相發展新能源項目,中國當然不甘落后,在光電、水電、風電等新能源建設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列。而且,在“一帶一路”建設...
-
初夏的早晨,桃山湖畔鳥囀鶯啼,山水幽邈,連空氣都透著一股香。“共享?共生”“創新?發展”,路燈的廣告牌也爭著應景。6月4日,智造時代LED產業模式創新高峰論壇,在國家園林城市黑龍江七臺河召開,業內專家...
-
摘要:英國《金融時報》一篇報道認為中國的大氣污染正在陷入兩難境地,似乎中國的環境治理“投鼠忌器”,事實真是這樣嗎?中國西寧市晨曦霧霾。(圖片來源:新華網)近年來,我國已經建立一套較為完備的環保體系,在...
-
長期以來,核電的新聞更多聚焦在核安全、技術上,較少關注市場。2016年底,紅沿河在遼寧“電改暖”期間祭出0.18元的電價,業內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競爭的殘酷。核電的建設周期如此之長,許多核電項目批復之時正...
-
污泥是污水中污染物的富集和濃縮,富含病原體、蟲卵、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未經有效處理,極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城市污泥被直接丟棄在農田、河流等公共環境中,變成新的污染源,大量擠...
-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把生活垃圾仔細分成廚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分別投放到規定的不同顏色垃圾桶里,結果環衛車一來,三個桶里的垃圾倒在一起拉走了……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北京市政府參事王維平說,我...
-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之一,也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闡釋了PPP模式應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理論和政策基礎,分析該工程特點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用PPP模...
-
由于多重因素,生活垃圾分類在我國推行了17年,但效果強差人意。今年3月18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確定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一...
-
焦點關注:“土十條”與“水十條”“大氣十條”一樣,作為國家對環境治理的具體行動計劃與方案,其出臺必定會推動土壤污染治理的進程。但是,我國的土壤污染問題十分復雜,進行治理應抱以科學審慎的態度。2014年...
-
梳理滬深A股、新三板情況獲知,目前共有84家節能環保類上市企業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節能環保產業一季度發展勢頭整體良好,為全年業績增長奠定基礎。其中,水污染處理板塊增速超預期,大...
-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這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午后,相關概念股一度走強。“傳說中...
-
“土十條”發布后的近一年里,國內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業務增長明顯加速,調查和檢測市場的增長勢頭尤其迅猛。不少檢測企業成立了專門的土壤事業部,但仍難滿足紛至沓來的需求。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
-
“有錢走遍天下,沒錢寸步難行。一路走走停停,發現沒錢不行。”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里,金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污染治理,不但沒錢不行,錢少了照樣寸步難行,尤其是對“土十條”出臺后的土壤修復領域...
-
面對環保問題,市長急了縣長不急,縣長急了鎮長不急,這種情況導致產業政策到下面失靈,該淘汰的落后產能依舊生產;對違法違規見怪不怪,沒有審批手續、違法超排企業的日子照過不誤。這種情況不改變,行嗎?由環保部...
-
“超低排放”概念自2011被提出至今已過去六年時間,全國燃煤電廠大范圍開展施行“超低排放”也已過去兩年之久,本文對“超低排放”的出現、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1“超低排放”概念的由來“超低排放”這...
-
美媒稱,上個月,中國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并稱之為“千年大計”。這座城市將在北京以南60英里的農田里興起,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原則,并將成為城市擴張的新樣板。這是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愿景。不過在接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