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總書記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表示中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同時,中國將嚴控煤電項...
-
“從傳統能源到清潔能源不僅是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對我們國家的長遠發展也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世界恒發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荊茂生說,“推廣清潔能源也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為子孫后代...
-
“疫情之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要科學應對、危中思變,才能趨利避害、化危為機,進一步釋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能量和巨大潛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
-
5月18日,埃睿迪作為百度智能云的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參加了 2020 ABC SUMMIT云智峰會,埃睿迪董事長兼CEO吳奇鋒在智能制造專題論壇上發表了《環保水務:新基建,迎接智能新時代》的主題演講,...
-
2月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面臨嚴峻的疫情,廣大農村地區的供水、污水...
-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日前在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2019年會暨中國綠色金融與國際市場對話高層論壇上透露,今年年底全國碳市場在制度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取得重要進展。據悉,2018...
-
“全球范圍內超大規模環保行業博覽會”、“環保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商貿交流平臺”、“擁有國際化與專業化的海外展會優質背景”、“提供全產業鏈一站式環保解決方案”……提及世環會,大多數環保人如數家珍。知其然,知...
-
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索煒)近期,“清廢行動2018”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的實施中,將持續至6月底,或加速釋放固廢、危廢市場空間。我國固廢污染防治形勢嚴峻,危廢處理能力存較大缺口。在7日舉行的2018環...
-
隨著電力超低排放逐漸完成,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漸行漸近。5月7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旨在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打贏藍天保衛戰。從政策來看,非電行業煙氣...
-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民企要貢獻智慧和力量,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認真執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努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在啃硬骨頭,須下真功夫。比如,農村生活垃圾、禽畜糞便、秸稈...
-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5日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譚旭光認為,高質量發展和節能減排不是互為矛盾,而是互為條件。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新華網:其實在過去很多人...
-
2017年4月25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簡稱“能源革命戰略”),首次從消費、供給、技術、體制、國際合作、掌握能源安全主動權等六個方面,全...
-
連續三年,每年30億資金2017年6月26日,四川省財政廳啟動今年首批專項債券項目競爭立項工作,參與債券額度競爭的21個市州對標“三年推進方案”,對申報項目必要性可行性、采用PPP模式情況、組合打包情...
-
前不久,中國環保產業創新論壇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劉啟風提供了一組數據:2016年,我國環保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近11500億元,同比增長約20%。其中,水污染治理行業受益于PPP模式拉動,增長速度較...
-
處理能力不足、項目布局不夠,是我省污水處理最大的“短板”。污水處理能力與快速擴張的用水規模不相匹配,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與發達國家相比,處理設施負荷率低,處理工藝技術有較大的差距。污...
-
2017年,是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中國的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新環保法實施以后,在PPP模式的助推下,市政環保市場有了新一輪的爆發,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6月...
-
“一些地方和企業,在環境保護上說起來重要,喊起來響亮,做起來掛空檔。”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季曉南6日在京表示,企業是綠色發展和低碳經濟的實施主體,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生產經營比較困難...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在“第八屆地壇論壇”演講表示,我國經濟30多年來的快速增長,主要是依靠高碳發展路徑。他以北京為例,說明了低碳發展與城市建設的密切關系,第一,大氣污染,據研究,霧...
-
6月13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談到,目前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存在四大難點:一是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大量聚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6省市是我國重化產業...
-
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中,我國央企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已經享譽世界,具有海外市場的平臺優勢和項目經驗,而環保企業可以利用專業上的技術優勢和服務水平確保環評達標,兩者在“走出去”中可以形成很好的結合,充分發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