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節能車達584萬輛各種問題也隨之出現專家表示——
最近,有消息稱汽車節能補貼政策未來將會繼續實施,但門檻會再次提高。此消息一出引發業界關注。
補貼節能車達584萬輛
近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發布了名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的文章。其中提道,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補貼資金166億元,支持推廣的節能汽車超過584萬輛。
從2010年6月開始,對消費者購買1.6升及以下的節能乘用車,中央財政給予每輛車3000元的一次性定額補助。政策實施一年后,從2011年10月1日起,又對補貼政策進行調整,將補貼的節能汽車門檻提高,從每百公里平均油耗6.9L下降到了每百公里6.3L,而3000元的補貼標準不變。
雖說新政策出臺后曾使得不少車型落選補貼名單,但隨著各車企加快產品升級,調整結構,節能推廣目錄不斷擴大,補貼數量從每月不足8萬輛增加到目前每月21萬輛左右。
同時,在這篇文中也提道:“要繼續做好節能汽車等產品推廣工作,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適時調整相關政策措施,擴大推廣效果。”對此,業內專家紛紛猜測:“所指的適時調整應該是指會繼續提高補貼的申報門檻。”甚至有專家預計,或將規定百公里平均油耗降低到6L以下。
別讓節能補貼成“雞肋”
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節能車補貼的概念是將節能產品突出,讓消費者更好地選擇節能型的產品,實現節能和補貼的消費者雙重受益的效果。
不過,因節能補貼產生的問題頻繁出現。有消費者曾因為購買節能車型后遲遲沒有拿到補貼款,在等待的過程中接到騙子的電話后而錯信被騙。消費者認為正是經銷商補貼過程不規范,才造成問題出現。
還有部分品牌經銷商銷售節能補貼車型會先墊付這筆款項,然后再去報銷,以致一些經銷商因為資金壓力等原因甚至不愿意賣有節能補貼的車型。
為此,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節能補貼不光加強對廠商監管,避免騙補現象,同時也要加強對執行過程的監督,避免讓消費者受騙。不要讓節能和享受補貼兼得的好事成為雞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