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設備工程監理國際合作論壇近日在京召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環保與資源節約部處長毛專建出席會議并做了題為《電力促進城市低碳發展》的演講。他指出,城市是電力的負荷中心,同時也是電力的調度中心,因此電力要先行。這樣才能成為節能減排低碳城市的中心,在城市綠色的電力、低碳的電力發展方面,我們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以下是毛專建的演講全文:
謝謝主席先生,感謝主辦方給中電聯提供這個在國際合作論壇上進行演講的機會。我演講的題目是《電力促進城市低碳發展》,這既是一個老題目,也是一個新題目。我在這里把一些主要的觀點和初步的想法和大家進行共享。我的演講主要分四個方面:
一、基本定位。第一,低碳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低碳城市和綠色城市是一體化的,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出發,以經濟、資源環境優化的配置,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而建立的。建設過程中壓力和問題主要是人口資源對環境的約束、水資源短缺的約束、交通擁堵的約束、城市垃圾處理的約束、節能減排的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求要形成集約、高效、生態型綠色城市發展的新模式。第二,電力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2008年到2015年,電力需求增加將近一倍多一點,這就明顯說明電力也要先行。我們要優化電源結構,發展智能電網,提倡節約用電?,F在節約用電就是促進城市低碳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措施。1、優化電源結構,為城市提供更多便捷的清潔電力。2、推進熱電聯產,為城市提供優質的、更好的熱力資源。3、發展分布式能源。4、發展垃圾發電。5、發展智能電網。6、積極推廣節能電器。優先開發水電,優化清潔的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行新能源發電,適度的發展天然氣的集中發電,因地制宜地發展分布式的發電。
二、電力發展現狀。第一,總量快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電力工業進入持續快速發展的新時期,1996年開始發電裝機總容量和發電量已經居世界第二位。第二,結構不斷優化。清潔能源得到了較快發展。水電、核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等裝機建設步伐加快。到2010年底,全國水電的裝機容量突破2個億,達到2.16億千瓦,居世界首位。核電從適度發展調整為積極發展,確立了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正像剛才有關專家提到的,國外的公司和企業跟中國的風電有一些很好的合作,風電年年都有高速的增長,其他太陽能、生物質能開發的速度也在增加?;痣姷慕Y構在不斷的優化,火電中大機組、高參數、高效率、低能耗、環保的節能型的機組比例在持續的提高。關停小火電的機組步伐在不斷的加快,電網的結構得到不斷的改善。
第三,節能減排成效顯著。2010年,全國6000KW及以上火電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在下降,排放在減少。除了通過節能,還要采取環保的措施,電力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總量達到了控制到1000萬噸的目標,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末總量控制目標。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裝機超過5.6億KW,約占煤電機組的86%。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發電裝機、發電量的增長速度是比較快的,和國際比較,電力裝機很快接近美國的水平。我們要同時把清潔的電力,清潔的能源奉獻給社會。
在人均電力、電網發展水平、煤電結構不斷優化方面,我們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效。比如在電源結構方面,60萬千瓦以上的機組,占全部火電裝機容量的36%,30萬以上的機組達到72%。這說明大機組占的比例不斷提高,能耗水平就在不斷下降。"十一五"我們實行了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即關停小火電,5年一共關停了7600多萬千瓦,相當于標煤5800多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產生都有了明顯的下降。
在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方面我們的控制力度在不斷的加大。煙塵的排放下降比較快,特別是二氧化硫控制的力度績效水平值已經比美國低0.7克/千瓦時。脫硫裝機容量總的比例也比美國高36個百分點。但是在"十二五"期間,我們的任務還非常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控制國家又出臺了新的排放標準,對燃煤電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們感覺還有很多環保方面的工作要做。比如,城市電廠,過去可以達標的煙塵可能不達標了,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造。所以就要有進一步技術改造費用的投入。在建的機組超過1億千瓦,投運的機組將近1億千瓦,馬上實行的新標準,所有的新建燃煤機組統統都要脫硝。我們下一步發展的質量應該比"十一五"要高要好。當然建設成本也會增加,但我認為適當的增加一些一次性投資和運行成本也是必要的,因為要可持續發展,所以要把握好可持續發展的力度。從發電結構來看,火電的比重仍然過高,發展中難度就更大了,今后投入的資金也會非常巨大。
三、電力促進城市的低碳發展。第一,優化電源結構,要為城市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一方面要提高風電、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等非化石能源比重,以取代傳統以燃煤為主的高碳能源。另外一方面是優化發展火電,推進火電清潔發展。如今已不斷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推進潔凈煤技術的應用,對在役機組實施節能改造,以提高火電供電煤耗,減少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清潔、環保的電力供應是城市低碳發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發展分布式能源,為城市提供安全、便捷的電力。要積極推進熱電聯產,為城市提供優質高效的熱力資源。如果一家一戶一個企業進行供熱,能效利用水平和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但如果能夠形成大片的網絡,形成熱電三聯供的趨勢,對于低碳城市的發展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第三,發展智能電網,配置更多的清潔能源供城市使用。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國家電網。智能電網有利于大規模清潔能源接入,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穩定性,為終端用戶提供更清潔優質的電力資源。
第四,進一步推進節能發電調度。節能發電調度按照節能、經濟、低碳的原則,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一次調用化石類發電資源,最大限度的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第五,進一步促進發電權交易。第六,積極推廣和普及節能產品、節能技術以及節能用電方式。
舉一個例子,是原有城市的燃煤電廠為了破解環保的壓力,取得綠色發展和城市和諧共融的案例。這是一家50年代在華東建立的電廠,怎么發展,他們提出來要建設全控制、全封閉、全回收、零排放、零污染、零故障的電廠。利用天然氣點火燃燒改造,把常規的燃油點火問題進行突破,這樣形象就產生了變化。過去點火是燃油,煙囪冒著黑煙,沒有辦法解決,不是不想解決。通過這種實踐,點火助燃,煙囪冒黑煙的問題解決了。在城市電廠,電除塵器過去收集煙塵的排放效率不夠高,現在改成布袋除塵器,這樣大大提高了效率。這樣城市的空氣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煙塵的濃度能夠滿足30毫克的排放標準。雖然是在城市,煤棚過去是半開放式的,現在是全封閉,避免造成二次飛揚,杜絕了煙塵和煤塵的飛揚,空氣質量也能達標。在這方面我們是可以應對的,不是束手無策的。因此,在城市綠色的電力、低碳的電力發展方面,我們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四、主要觀點1、城市是電力的負荷中心,同時也是電力的調度中心,因此電力要先行。這樣才能成為節能減排低碳城市的中心。2、要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對低碳城市建設是至關重要的。3、實現低碳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熱電冷聯產應用水平較高。4、電力促進實現低碳城市的轉型,在上下游產業方面有很多創新性的潛力可以發掘。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