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脆弱的沙漠地區,竟然“冒”出耗水驚人的高爾夫球場,并且未辦理任何審批手續。被視作當地公益性重點生態建設項目的陜西榆林沙地生態公園,為何成了高爾夫球場消費區?
一邊是翠綠的高爾夫草坪,一邊是荒蠻的沙漠;一邊是日用水量達數千噸的球場,一邊是因缺水而荒廢的大片農田。如此荒誕離奇的景象,居然同時在一地出現,簡直是一個“奇跡”啊!
高爾夫球場雖然遍地開花,但還從未見過在沙漠地帶興建的球場,皆因高爾夫球場是用水大戶,需要耗費巨量的水做日常維護,一般都建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而偏偏榆林的“大漠綠淘沙高爾夫俱樂部”就打破了常規。這個號稱中國唯一位于沙漠之中的18洞高爾夫球場,于2009年啟動,目前總投資超過2億元,已經處于試營業階段。
但是令人驚詫的是,這座“沙漠高爾夫”球場屬于違建項目,沒有得到過任何審批手續,卻公然興建起來,并且對外營業、售賣會員卡。早在2004年初,國務院便下發了《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其后更是三令五申,禁止以各種名義新建高爾夫球場。因此,這座唯一的“沙漠高爾夫”球場就屬于“超生”之列,不可能通過合法審批渠道,只能走違規操作,打“擦邊球”的方式興建,這一點從當地政府部門與俱樂部投資方簽署的協議書即可證明。
這座“沙漠高爾夫”球場的所在地,本來是“榆林國家沙漠森林公園”,是榆林市一道重要的綠色屏障。公園建設管理辦公室打著為市民提供娛樂休閑場所的旗號,以招商引資的名義建成球場,并且無償為投資方提供4000畝建設經營用地,只收取低廉的管理費用。如此不合情理的協議,投資方的獲益自然最大,當地政府部門也可獲得相應稅費,但對本地經濟并無多大益處。而該球場收費也不菲,平日價格已過千元,節假日更貴,除了少數達官貴人外,普通市民則難以奢望進去打場“沙漠高爾夫”。
中央政府再三要求停建高爾夫球場,就是因為高爾夫球場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同時又是耗水大戶,卻只能服務于極少數人,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不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不適宜當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民爭水的“沙漠高爾夫”球場必需加以整治,盡快停建恢復原貌,將公園交還給市民,并且要追究背后的違規責任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