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地震海嘯引發核泄漏重大事故以來,如何更安全、有效地利用核能廣為關注。瑞士、德國和奧地利等歐洲國家最近先后宣布放棄核電,意大利就核電站問題舉行公決。八國集團和經合組織近日在巴黎召集部長級會議和核安全機構負責人會議,各方都認為,安全不僅是核能,也是能源發展利用的核心因素。
圍繞日本核泄漏事故,當前國際上關注的重點包括如何預防核事故、如何應對核事故、如何發展核能等,各國采取的措施和討論的重點都集中在核安全方面。在此背景下,在節能減排的大方針之下,世界核電的發展將更為審慎,可再生能源和智能能源的研發利用將進一步加強,節能文化將得到更快、更廣泛普及。
圍繞核能安全的措施和討論有利于推動世界能源開發利用的長遠戰略。具體表現為:
——提高傳統能源的使用效率。據國際能源署提供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發電量中近69%來自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等傳統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占近18%,核電占14%。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較高,技術較復雜,因此核電發展受阻產生的能源供應壓力近期將主要轉移到傳統能源發電領域。由于傳統能源儲量有限,又是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之一,在節能減排的嚴格要求下,提高傳統能源的發電效率是今后全世界努力的重要目標。
——可再生能源備受青睞。這種能源的優點是清潔、安全,儲量豐富,基本可以滿足需要,目前的不足是成本高昂。德國之所以提出放棄核能,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發展可再生能源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一方面他們能夠負擔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高昂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產業化和技術的發展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智能能源將獲更大支持。智能能源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利用傳感技術、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等合理安排能源生產、輸送和使用等環節的新技術,利用它可大大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智能能源技術中,智能電網技術已獲初步進展。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廣泛使用智能電網技術每年節約的能源相當于全世界每年原油產量約10%。
——節能文化加速普及。據2011年“歐洲可持續能源周”提供的資料,節能文化是指一個企業、一個機構、一個社區或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與節能有關的所有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通過節能文化,可以大量節約能源。研究表明,戒除所有的不良能源消費習慣可以節能37.5%,僅僅讓家庭成員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節能知識,一個家庭就可以節能9%。
日本核事故激發了人類對能源利用的深入反思,在因日本核事故帶來的世界能源戰略調整中,除了對傳統能源依賴性增加外,對能效、可再生能源、智能能源和節能文化的高度重視有利于能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有益于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的進步,從這個角度講,這次能源發展階段性調整是件好事。
而從人類能源的長遠發展利用看,核能仍是已知能源中唯一取之不盡、成本低廉、不產生二氧化碳的能源。因此,在安全當頭的基礎上,大力研發核能新科技、廣泛使用核能仍然是全世界中長期能源發展的一個方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