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后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要求實施工程整治,穩定河勢,加固堤防,改善航道和取水設施功能;實施生態修復,改善生物棲息地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
看到這個消息,頗覺意外。在人們心目中,三峽工程“高峽出平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以前只知道三峽工程,在比如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三峽工程在發揮巨大綜合效益的同時,在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并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也產生了影響。這些問題有的在論證設計時已經預見,但需要在運行后加以解決;有的在工程建設期已經認識到但受當時條件限制難以有效解決;有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提出的新要求。從中我們可以推測,三峽工程的不利影響還不少,不能置之不理。
現在國務院專題研究三峽工程的不利影響,絕對沒有否定或懷疑三峽工程的意思,而是從后續建設的角度,部署如何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但三峽工程涉及廣大的長江流域,其影響甚至波及全國,要解決三峽蓄水產生的不利影響,顯然不能僅限于系統內部署和動員。三峽工程當初是由政府提出,一干專家論證,經全國人大表決上馬的,普通民眾甚至某些專家參與的機會很少。但工程建設把庫區內外“卷”進去了,其不利影響也通過各種渠道波及庫區內外,把大家都“卷”進來了。處理不利影響,應當是全民參與。
比如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就不只是環境保護部門的事,也不只是三峽建設總公司、庫區的事,而是需要各界參與。庫區要愛惜自然環境,更多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三峽庫區蓄水了,長江下游流量變小,下游居民需要強化節水意識;各支流水位下降,農業受水資源的約束更強,各地必須有以因應。北京及華北計劃通過“南北水調”汲取長江水,這些地區的節水意識、節水措施也要到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