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舍得花錢,肯下苦功夫,二氧化硫減排肯定沒問題。”采訪過程中,黔西電廠總經理林華的這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其實,對火電企業來說,減排二氧化硫,技術上不存在難題,關鍵是看有沒有堅定的決心,寧愿少排一點,少追求點利潤,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當然,減排不僅僅考驗著企業的決心。眾所周知,用電量成為許多地方衡量經濟發展快慢的時髦指標。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一些企業難免管不住自己,偷排、多排現象屢見不鮮。而為了維持用電量的增速,一些地方政府有意無意地縱容形形色色的偷排、多排行為。也就是說,盡管大家都知道節能減排是一項約束性指標,但與眼前的經濟增長、就業等“硬杠杠”相比,節能減排往往顯得十分“軟弱”。
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說,保住青山綠水也是政績。記者調查發現,在二氧化硫減排問題上,貴州省是“鐵了心”的,這難能可貴。因為貴州的省情是“欠發達,欠開發”,各項經濟指標在全國排名都靠后,所以,貴州人更急切地想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但是,為了保住青山綠水,貴州拿出了“壯士斷腕”的氣魄,在全國率先關停了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力發電機組,并嚴格要求所有火電廠必須安裝脫硫設施,否則堅決關停。
保住了青山綠水,就是保住了貴州當前和將來發展的優勢。我們希望貴州今后的經濟增長質量越來越高,可持續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科學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