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此外,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標準要求,到明年底,除了水電公司,可再生能源需至少占大型電力公司發電能力的3%。但卻并未規定多少電力需要發自可再生能源設備。于是電力公司往往會購買最便宜的風力發電機,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的比例,哪怕這些設備經常停工,無法發出那么多電。根據中國專家的說法,中國產的風力發電機售價較低但是維修成本較高,因此整個產品使用周期的成本事實上和外國產品相仿。
對風電場的融資規定也讓外資電場比本土電場更難獲得貸款或銷售碳積分。即便是業界關系豐富的國際基金如自然要素資本(Nature Elements Capital)也需要費力找項目。
周鶴良稱中國正在努力開發自己生產高科技材料的能力,這種材料需要耐受扭轉、濕度和其他對風力發電機有影響的壓力因素。目前,兩個美國公司在供應這類材料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國際數據公司IHS上月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風力發電機的生產商很快就可以實現出口。因為電網公司正在安裝足夠的高壓電線以使用風能發出的電量,這讓中國的風電場建設變得更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
在問及歐洲的制造商是否會像1970年代的底特律汽車商面對日本挑戰時一樣過分自信,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先生說,歐洲的制造商相信,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會保護自己。 基斯•布拉德肖/KEITH BRAD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