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海團的分組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戎光道自曝,即便在2009年最困難的一年,其所在的公司也實現了21億的純利潤。”說到此,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插話說,“地方政府愿意上馬石化產業,是為了拉動財政收入,你這行太掙錢了。(3月7日人民網)
石化行業是能源產業,生存能力極強,其營利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即便在2009年最困難的一年,上海石化也實現了21億的純利潤。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石化老總并沒有因為他的這只老母雞還能下雙黃蛋就沾沾自喜,得過且過,而提出目前石化行業在全國的布局相當不合理,產能已經過剩,各地還在不停上馬,他認為,發改委對于石化行業布局的管理,手段“太軟”。政府工作報告開宗明義,強調“好字當頭”,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上海石化老總自曝行業亂局,無疑是給“好字當頭”出了一道考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石化行業筆者是個外行,不過“儒教通,百教通”,各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大致相似的。如果這個行業營利能力很強,所有人都趨之若鶩,覺得搞了這個行業就是端上了“金飯碗”,于是遍地開花,處處結果;重復建設,產能過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再肥的肉也被分窮”了,“金飯碗”變成了“泥飯碗”。而從長遠和全局上看,一個項目到處搶著上,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因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好字當頭”,就是強調發展經濟要“鳥槍換炮”,上上檔次了,不能再熱衷于鋪攤子,湊熱鬧。一方面拼資源、拼消耗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發展,堅決不能要;另一方面行業結構布局不合理,對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等方面有影響的,要果斷進行必要的調控。石化業老總曝出行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產能浪費等問題恰恰正是“好字當頭”所要積極應對與及時干預的。
石化業老總所曝“發改委話說得不夠強硬”以及對小規模石化企業關閉不力等行業監管亂象,折射出某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慣性思維,凸顯出職能部門執行力的缺失。長此以往,如何推行節能減排的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如何促進清潔發展與安全發展,提升GDP的含金量?如何打破政績迷局,及時調整產業結構、行業布局與產品升級?又如何下決心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以及落后生產工藝?
既要“保八”,又要“好字當頭”,這是決策者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惠及廣大民眾的必然選擇,而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在貫徹“好字當頭”中的執行力對能否確保宏觀調控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至關重要。從這層意義上看,石化業老總“自曝家丑”是對各級政府放棄“太掙錢”的誘惑與沖動,顧全大局,服從中央統一的宏觀調控政策與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從審批源頭上嚴格監管的一種“友情提醒”,值得反思。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