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及2011年地溝油、垃圾豬等事件的相繼查處和曝光,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國家及社會對于餐廚垃圾污染愈發重視。餐廚垃圾,俗稱泔腳,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生活廢物,極易腐爛變質,散發惡臭,傳播細菌和病毒。餐廚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類食物殘余、蔬菜、動植物油、肉骨等,從化學組成上,有淀粉、纖維素、蛋白質、脂類和無機鹽。
來源及特點
餐廚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種,包括家庭、學校、食堂及餐飲行業等產生的食物加工下腳料(廚余)和食用殘余(泔腳)。我國餐廚垃圾數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趨勢。
餐廚垃圾具有顯著的危害,其特點可歸納為:
1、含水率高、可達80% - 95%。
2、鹽分含量高、部分地區含辣椒、醋酸高。
3、有機物含量高、蛋白質、纖維素、淀粉、脂肪等。
4、富含氮、磷、鉀、鈣及各種微量元素。
5、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
6、易腐爛、變質、發臭、滋生蚊蟲。
分類
根據來源不同,餐廚垃圾主要分為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前者產生自飯店、食堂等餐飲業的殘羹剩飯,具有產生量大、來源多、分布廣的特點,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調中廢棄的下腳料和少量的殘羹剩飯。
國內餐廚
垃圾處理分析
中國人重視飲食,是世界公認的烹飪大國。隨著經濟的增長,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餐飲方面的消費也與日俱增,在餐飲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餐廚垃圾也迅速增長,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
統計顯示,我國餐廚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圍是50%-70%,中國主要城市每年產生餐廚垃圾量不低于6000萬噸。就餐廚垃圾成分來看,餐飲業和高校食堂以餐后垃圾為主,居民家庭餐廚垃圾以餐前垃圾為主。
201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文件,決定組織開展地溝油等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餐廚垃圾問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2010年及2011年地溝油、垃圾豬等事件的相繼查處和曝光,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國家及社會對于餐廚垃圾污染愈發重視。
1、餐廚垃圾的危害和資源特性
1)食品安全隱患
餐廚垃圾中含有的危害物質,借助各種非法渠道重新進入食物鏈回到人體,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地溝油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長期食用可導致腸癌、胃癌、肝癌等致命疾病。
2)環境污染
餐廚垃圾極易變質腐爛,在運輸,存儲及加工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無害化措施。否則,餐廚垃圾會因為惡臭造成周邊空氣污染,同時也可能因為泄漏等原因直接污染土壤和水體。因此,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傳播疾病的媒介。
3)影響市容市貌
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和收集,餐廚收集運輸使用的車輛及容器都骯臟不堪;此外,由于餐廚垃圾中還含有其他垃圾,在初步分揀過程中,往往存在亂扔亂棄的現象,嚴重影響城市環境衛生與面貌。
4)資源特性
我國餐廚垃圾存在高有機物含量,高含水率,高油,高鹽分的特性。我國一年產出的餐廚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當于節約了3000萬畝玉米的能量產出量和600萬噸生物柴油,資源化特征明顯。
2、中國餐廚垃圾處理技術
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填埋、焚燒和資源化處理三種方式,其中資源化處理是目前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環境效益角度
填埋處理經發酵產生的填埋氣和滲濾液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焚燒法,較為充分的焚燒效率90%,年排放CO2、SO2分別可達86000t和295t;而通過資源化處理技術(生物發酵制肥等)每天可回收利用7000t的CO2,同時還能通過綜合處理提煉的生物柴油在使用中每年將可減少CO2排放量達110000t。
3、垃圾處理市場發展的機遇及面臨的問題
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發展機遇
2012年4月國務院發布《“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以適度規模、相對集中為原則,建設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積極推動設區城市餐廚垃圾的分類收運和處理,力爭達到4萬噸/日的處理能力。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關注餐廚垃圾的去向問題,更多的應該看到餐廚垃圾處理不當是對食品安全的重要威脅,解決餐廚垃圾去向問題,就是解決食品安全的死角問題。
總結
綜上餐廚垃圾產生的危害極其嚴重,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不僅解決垃圾處理問題,同時增加資源使用率。
原標題:餐廚垃圾處理,重視越早越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