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芬蘭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新方法,可以將枯木轉化為高質量的生物燃料,每升的成本不到1歐元,利用該方法,原木中一半以上的能量能夠轉化為生物燃料。(1歐元約合8.16元人民幣)
雖然生物燃料并非無碳燃料,但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將其被視為化石燃料的替代選擇。通過生物燃料,植物捕獲的碳被排放到大氣中,之后通過各種方式再返回到植物。在美國和歐洲,農民將生物燃料作為替代的收入來源;環保人士也對此表示歡迎,因為它至少提供了鳥類和昆蟲的棲息地,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美國在生物燃料研究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伊利諾依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刺槐不僅是一種適合農場種植的生物質,而且在生物燃料方面也很有潛質。但反對者認為,由此會導致本來用于養活全世界饑餓人口的土地被大量浪費。
芬蘭政府支持低碳經濟,設定了在2020年實現交通燃料的20%來自于可再生燃料的目標。來自芬蘭技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使用了“加壓流化床氣化技術”來獲取商業規模的甲醇、二甲醚、合成汽油等,目前解決方案正準備進行商業化規模的生產。
芬蘭技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芬蘭和美國進行了試驗。他們認為,樹皮和廢木材生物煉制的效率可以達到50%至67%,如果還能捕獲過程中的剩余熱量,整體效率可以達到74%至80%。
此外,對于低碳經濟或無碳經濟的擁護者們來說,還有另一個好消息。美國麥迪遜威斯康星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成本更低的催化劑,可以從水中生產氫。
氫燃燒時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能量,其副產品完全是水。之前為了使氫燃料電池中的反應可靠進行,必須使用鉑作為催化劑,但金屬鉑非常稀有昂貴。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并不消耗,只是促進化學反應的完成。盡管如此,只要燃料電池還依賴鉑作為催化劑,它的成本就很難降低。麥迪遜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利用納米技術,得到的金屬材料具有意想不到的性能,非常適合用作催化劑,而且制作過程使用的元素都很常見。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催化劑看起來很有希望,雖然其效率還比不上鉑。研究人員將繼續努力,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