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于資本市場環境,人們對視頻網站的調整已有“預期”,11月3日,六間房CEO劉巖確認了公司的裁員,員工人數從200人減至60人。
劉巖表示,之前投資人早就提出,可適當考慮裁員,但是他一直猶豫,“我們要面對現實,要重新回到創業的開始,之前的創業不叫創業。”
并非新人
劉巖的外形給人一種初出茅廬的感覺,當然他也的確年輕,但是年齡同閱歷無關。
他出生于河北保定,父親是一家軍工企業的負責人,產品中包括飛機螺旋槳,在家中劉巖排行最小,相應獲得更多愛護。
受當時哥德巴赫猜想熱的影響,劉巖小時候萌發了成為數學家的愿望,1992年他進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接下來又是一個重新自我認識的故事,在學習的過程中,他重新評估了自己的數學天賦:同學太杰出,天才充斥在你周圍。
不過劉巖也發現了自信心的一方面,他成為了北大的體育部長,并且發現自己頗為適合社會活動,比如拉贊助。
1996年大學畢業之后,劉巖進入了羅伯森-斯帝文森公司(Robertson Stephens&Co.或者RSCO),他遇到了中國部主任、副總裁馮波,馮波對劉巖說,“從今天起你就是一個商人了。”最初擔任分析員,后來是投資經理。
羅伯森-斯帝文森公司同中國第一波互聯網熱潮密切聯系在一起,1997年6月亞信邀請該公司擔任融資中介。2000年4月新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該公司和大通證券公司是包銷商。
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1998年劉巖進入了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China Vest Limited)任投資經理、顧問,對應馮波是首席代表。該公司屬于涉足中國市場的首批風險投資商。
在關于劉巖的簡介中,包括1998年主持完成了亞信對杭州德康公司的并購。成立于1994年的德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較早涉及了移動通信計費軟件系統,有60多名員工,一開始劉巖去聯系,那個時候人們對風險投資不熟悉,負責人龔虹嘉對年輕的劉巖還頗有保留。中國創業投資最初的時候是希望幫助德康融資,過程中發現德康和亞信的互補之處,于是建議雙方換股,亞信并購德康。涉及是500萬美元現金及同樣數量的換股,雙方均表示滿意。這次并購被視為業內階段性的一個范本。
無疑,劉巖處于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上,不過他注意到了問題的關鍵,在同企業家交往的過程中,“看起來我很體面,但我知道,他們尊重的是我的公司,我背后的機構。”
于是,他選擇離開投資銀行業,轉身創業。
當然,對于方向劉巖并不困惑,是寬帶。無疑,互聯網最初的帶寬瓶頸已經對應用形成了明顯的約束。2000年,劉巖創立了北京新視寬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基于衛星IP技術和寬帶互聯網絡的數字媒體配送服務商,相當于現在的IPTV服務商。當然,這一思路在當時太超前了,劉巖走到了市場的前面卻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同,創業很快停車了。
2002年的時候,王志東創辦點擊科技,他和劉巖有默契,于是劉巖投身點擊科技,出任副總裁,負責市場和新業務拓展工作。劉巖最初理解只是短期的幫忙,不過一做就是四年。過程中他總結了心得:一個人的價值不是擺出去給別人看的,而是自我認同,并且說服同事,使思想在公司發展中有體現。
2006年有了和之前認識對應的新機會,就是視頻分享網站,劉巖再一次燃起了創業的激情,于是辭別點擊科技,創辦了六間房。他對《財富圈TIDE》說,“我可能不是成功的企業家或者投資家,但我一定是一個有經驗的創業者。”
六間房
“六間房”的名字來源于劉巖岳父老家的小村莊,劉巖表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喜歡上了。事實上,全國有2000多個村莊叫“六間房”。當然也同時隱含了“六度空間”的意思,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或者通過最多不超過六個人,你可以認識任何一個人,視頻分享網站屬于社會化網絡概念的具體形式之一。
劉巖最初的團隊有9個核心成員,其中5人是技術人員。由于在存儲、編解碼、CDN內容分發上實現的具體差異,視頻分享在成本上存在差異,劉巖強調效率最大化,用盡可能小的帶寬來提供盡可能多的流量,重要的是要保障用戶端的清晰度。
六間房在2006年3月開通了測試版,之后胡戈的新片《鳥籠山剿匪記》大大推進了網站的成長。1974年出生的胡戈因為推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利用陳凱歌的《無極》重新剪輯的搞笑視頻而出名,他出名很大的原因是,陳凱歌真正感到氣憤,不過輿論認為,似乎不值得為一段惡搞視頻而大動肝火。
6月的時候,《鳥籠山剿匪記》全片在六間房首播。流量蜂擁而來,包括惡意攻擊,時斷時續的播放引來一片抱怨。胡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只是向‘六間房’賣了首發權,以后如果有網站還愿意出錢賣我的短片,我還是會賣。否則,我就通過BT方式在網上傳播。”
這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業務,于是劉巖帶著PPT找到了聯創策源,聯創策源總裁還是前面提到的馮波。馮波曾在舊金山州立大學學習電影導演,“那時候我剛到美國,理科不好,文科不懂英文,電影可以跟女孩子在一起,所以我選擇了導演。”
那么,電影專業的馮波是如何進入羅伯森-斯帝文森公司的呢,他的回答是:93年的時候,那時他還沒有畢業,當時有許多投行在招募中國年輕辦事員。他們問我你對我們公司有什么用?于是他回答,“所有外國投資人到中國來都好像是瞎子摸象……我給你們帶來的是一個更加全面機會的展現,而且能夠為整個公司在中國樹立品牌。”
《福布斯》在1997年稱他為中國風險投資第一人,于是他在1999年10月成為聯創策源創始合伙人,聯創策源是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風險投資公司。“我們專注于投資早期的高科技企業和成長型的企業。”辦公地點則在東城區秦老胡同35號的四合院中,據說早年間是為清內務府總管大臣索家的花園。聯創策源的顧問是馮波的哥哥馮濤,他是上海聯創投資管理公司的CEO和董事總經理。聯創策源的主席、聯合創始人和特別顧問則是John S. Wadsworth,他是摩根斯坦利亞州的榮譽主席和摩根斯坦利全球顧問董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