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開車1個半小時,就可以到達位于浙江淳安縣境內的千島湖。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這里擁有一個小島。若趕上楊梅采摘的季節,自由行的游客花50或是100元,就可以到島上放開吃一頓楊梅,還可以帶走固定的斤兩,這些都頗具“農家樂”的意味。島上,還有吳曉波自己蓋的兩層小別墅,平日里用來自家的“度假”。
1998年,吳曉波30歲,他買下這個小島。說是“買下”,其實是一次性付款,擁有50年的租賃使用權。
“我是搞財經的,長遠的一些問題能看清楚,我一直認為,中國土地最值錢,房價處在上升通道,所以從那個時候一年買一套房,堅持了10年,包括在千島湖買的這個島。”這是吳曉波堅持多年的投資觀。
“島主”吳曉波
千島湖共有1078個島嶼,吳曉波買下的是其中一個面積100多畝的半島。成為“島主”之后,他除了寫書之外,還有心無心地打理著近4000棵楊梅樹。保守估計,這些楊梅至少每年可帶來50萬元的收入。吳曉波的直覺告訴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開發,買一個島,還有其他的收益方式。
購買小島最初的原因,是當地林場有很多山林地拿出來承包,或是給農民,或是給其他的自然人,因為是農業用地,所以當時的價格非常便宜。買島之前,吳曉波很認真地向國家農業部政策司征詢過意見,得到的答復是,國家鼓勵私人購買山林用地,只是不鼓勵炒賣土地罷了。這種政策方向讓吳曉波放了心。
縣政府要求,這個100多畝的島上不能荒廢,必須要種上經濟作物,而且不能蓋很多房子。按照當初的協議,宅基地的比例為4%,吳曉波有5畝多地可供蓋房,樓房限高兩層。若是開發商的思維,定要蓋上兩三棟擁有小型私家莊園的別墅。
10年前,吳曉波買島的時候,遍地的山林地沒人瞧得上眼。但是現在,情況已經大不同了。
大規模的圈地熱潮始于吳曉波買島后的5年。
根據淳安旅游局局長汪成設在某報發文回憶,當時最早參與開發的浙江開元旅業公司,用3億元在臨湖的山頂興建了有100套單體別墅的開元度假村。而4年前那些尚不值200萬元的開元度假村別墅,現在被炒到了1000多萬元。
于是,有了很多因為“圈島”而暴富的例子,無一不與房地產開發相關。例如,兩三年前,位于千島湖湖區中心地帶的桃源山莊開盤,定價每幢290萬元。但很快就被一個炒房團以1.4億元全部買下。而開盤定價1.6萬元/平方米的綠城·千島湖度假公寓,現在售價則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又如,2001年,一位商人曾經用50萬元買下一個20余畝的小島,現在估價在1760萬元以上。
淳安縣當地官員還曾表示:位于輝照山黃金地段的千島湖濱江度假村,當時拿地的價格不過2萬元/畝,連水面在內一共為500多畝,拿地總價不過千余萬元。現仍在建設中的單幢別墅最低報價卻已達1560萬元。這就意味著,賣出一幢別墅,就可以收回租島的成本。
類似“圈島”暴富的例子不勝枚舉。相比而言,吳曉波的島,像一片世外桃源一樣靜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