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化工零容忍
鹽都變“無化區”
五支河,一條鹽城本地人都沒聽說過的小河,寬不過四五米,兩邊的蘆葦瘋長,更像是一條大點的溝。
正是依靠這條緊挨著標新化工公司的河,胡文標把化工廢液排出,并最終斷送了事業前程。
而這條河變清的代價是500萬人民幣,年初的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龍崗鎮政府從南京請來了一家專業公司,凈化了7萬噸的水,并將這條不長的河的5000立方米的受污染淤泥挖出來,運進了標新公司的廠里進行了化學降解,最終再回填到了河里。
而五支河鄰近標新公司的這一段被用土壩分成了22截,分段進行了治污,“這500多萬塊錢全是我們鎮里出的,我們正要起訴胡文標,追討這筆治污費用。”龍崗鎮一官員告訴記者。
而這是看得見的付出,龍崗鎮,這座離鹽城市中心約20公里的城鎮也正在經歷著一次產業轉型的艱難過程。
“我們去年的化工企業帶來的財政收入約2800萬,占到了我們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在最高的年份,化工帶來的收入達到了4000多萬,是我們鎮的支柱產業之一。”
而自水污染事件發生后,龍崗鎮鐵腕治理化工企業,22家化工企業全部被關停,另11家非化工,但也會產生污染的企業也被關停。
而完成這一切,龍崗鎮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很多企業都是剛起步企業,投產時間不長,還沒有收益,但是我們采取的是零容忍,全部關停,”這名官員說。
那一個月里,關停企業的速度平均一天一家,政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有的企業主甚至以死威脅,拒絕關停。
但是在鹽城市政府的強力命令下,基層政府還是完成了這一工作。
不僅是龍崗鎮,整個鹽都區也在今年的4月26日向外界宣布該區為“無化區”,聲稱全區沒有一家化工企業,對此群眾拍手稱快。那些化工企業被要求搬至了鹽城北部幾個縣的化工集中區,而無能力搬遷的,則要么轉產,要么關停。
“對我們地方的經濟影響很大,但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個談損失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決執行上級的任務,而且永遠不進化工項目,”該官員說。
沒有了化工廠龍崗鎮正在努力尋找新的產業,機械、電子產業被定為了目標。而五支河也已沒有了半年前的污濁,河水清可見底。一只白鷺掠過,飛向遠處的綠田,一派田園風光。
胡文標的妻兒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到標新公司了,他們正在全力以赴準備上訴。而這個判決也在鹽城的很多企業主中產生了震動,他們知道雖然中國的法律體系不是判例法,但至少在鹽城,這個判決能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他們至少可以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排污的風險有多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判決未必不是個好事,”鹽城一官員說。記者 言科 鹽城報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