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了解到,相對而言,歐盟在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指向更為寬泛,法德等國將以“綠色技術”撬動低碳經濟發展。
“本輪金融危機是二戰之后歐洲面臨最為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嚴峻的形勢迫使歐洲各國尋找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被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歐盟負責科技信息的官員法爾達告訴記者。
首先,確定了低碳經濟為主的目標,將低碳經濟的發展看作新的工業革命,將低碳產業列為新興產業的重點。2007年3月,歐盟27國領導人通過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歐盟一攬子能源計劃,預計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體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將煤、石油、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減少20%,將生物燃料在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這一目標的制定,在歐盟氣候和能源政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2008年2月,歐盟運輸、通信和能源部長理事會在布魯塞爾通過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歐盟能源技術戰略計劃》,該計劃將鼓勵推廣包括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技術在內的“低碳能源”技術,以促進歐盟未來建立能源可持續利用機制。在2009年3月的歐盟氣候變化與能源峰會上,歐盟成員國在能源安全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達成了一致,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具體方針。這些方針包括:發展歐盟的能源基礎設施;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的存儲量,加強危機反應機制,促進能源供應的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能源及其供應多樣化。
其次,重在發展“綠色技術”。歐盟在經濟復蘇計劃中,強調“綠化”的創新和投資,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歐盟委員會已制定了一項發展“環保型經濟”的中期規劃,主要內容是歐盟將籌措總金額為1050億歐元的款項,在2009-2013年的5年時間中,全力打造具有國際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的“綠色產業”,計劃將130億歐元用于“綠色能源”,280億歐元用于改善水質和提高對廢棄物的處理和管理水平,另外640億歐元將用于幫助歐盟成員國推動其他環保產業發展、鼓勵相關新產品開發、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并落實各項相關的環保法律和法規。
再次,大力推進信息網絡建設。歐盟提出加快建設全民高速互聯網,到2010年實現高速網絡100%覆蓋率。在物聯網的發展上,歐洲IT和工業領域十分重視一個統一標準的制定。由于各國存在不同的標準,因此需要加強國家之間的合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項目是“全球射頻識別標準協同論壇”。該項目得到歐盟的資助,不僅在歐洲設有相關機構,還在中國、日本和美國舉辦研討會,加強國際合作,以尋求一個能被普遍接受的標準。
日韓持續加強低碳產業發展
外交學院日本研究所有關專家告訴記者,“金融危機爆發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其受沖擊和經濟惡化程度更是超過歐美,并呈愈演愈烈之勢。所以,日本在考慮后危機時代的經濟振興時,特別重視對以新材料、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扶持。”
據記者了解,日本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技術開發。2008年日本出臺了《低碳社會行動計劃》,提出大力發展高科技,重點發展太陽能和核能等低碳能源,并且為產業科研提供財政關稅等政策扶持以及資金補助。同年,日本政府修改《新經濟成長戰略》,提出實施“資源生產力戰略”,為根本性地提高資源生產力采取集中投資,使日本成為資源價格高漲時代和低碳社會的勝者。為增加能源的自給率,日本將新能源研發和利用的預算由882億日元大幅增加到1156億日元。日本大力開發核能,目前全國共有核電站54座,總裝機容量4712.2萬千瓦,是世界第三核能大國,核能占能源供給總量的15%,核能電化率近40%。日本還高度重視太陽能利用,是世界上太陽能開發利用第一大國,也是太陽能應用技術強國。金融危機后,日本宣布今后對中小企業安裝太陽能設備提供補助金的門檻將會降低。根據風力資源極其豐富的特點,對風力發電大力支持,對風電設備給予補助,剩余風電可賣給電力公司。風力發電的快速增長,使其躋身全球十大風能市場。日本政府還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風力發電蓄存技術研發。
其次,大力發展新興業務領域。2009年4月,為配合第四次經濟刺激計劃推出了新增長策略,發展方向為環保型汽車、電力汽車、低碳排放、醫療與護理、文化旅游業、太陽能發電等。2009年12月30日,日本政府又公布了到2020年的“增長戰略”基本方針,認為應著重拓展有望帶來額外增長的六大領域:環境及能源、醫療及護理、旅游、科學技術、促進就業及人才培養。此外,日本政府還把信息通訊、節能和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開發等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領域。
再次,用技術創新推動新興產業發展。2009年3月,日本出臺了為期3年的信息技術發展計劃,側重于促進IT技術在醫療、行政等領域的應用。日本還放眼2025年,在工程技術、信息技術、醫藥等各個領域制訂長期的戰略方針“技術創新25”并加以實施,力圖通過創新能力和開放的姿態給日本的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如在用新型科技改造汽車工業方面,日本提出了關于正式普及新一代汽車的總體戰略建議,該總體戰略包括三個方面:技術開發戰略、制度整備戰略、促進普及戰略。技術開發戰略的最大課題是開發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可與汽油汽車相匹敵的電池和馬達。日本政府還于2007年度開始啟動下一代汽車用電池的技術開發項目,旨在開發取代鋰離子電池的新電池。日本政府通過加強同產業界與科研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建立產學研共同研發機制,包括支持產業界與大學共同研究、政府委托產業界與科研部門共同研究等各種形式,推動各種技術創新。
另據記者了解,韓國政府也將低碳與綠色發展作為重要主題。韓國政府制定《新增長動力規劃及發展戰略》,將綠色技術、尖端產業融合、高附加值服務等三大領域共17項新興產業確定為新增長動力。規劃將在2010年中期,通過政府研究與開發資金,向26個商業項目共投資1550億韓元,以支持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此投資計劃下,韓國的大型企業將和中小企業共同在生物制藥、機器人技術、脫鹽設備、發光二極管、新型半導體、綠色轎車等領域獲得政府研究與開發資金支持。如三星打算組成生物技術公司,SK能源和浦項打算開發天然氣和潔凈煤,LG則打算研究電池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