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擋黃標車進入城市?
如何明確限行,加強檢測和治理,補貼優惠多種措施有效果
記者了解到,北京、蘇州、杭州、廣州等城市目前針對黃標車,主要采取“疏、堵”兩方面的措施。對重點區域采取分時段限行政策以及提高黃標車檢測頻率,即“堵”的手段;利用財政補貼政策促進黃標車提前淘汰,以及由政府主導的對黃標車的治理,亦即“疏”。對黃標車疏堵結合的措施在一些城市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也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例如北京同時進行的對黃標車的限行和治理以及財政補貼鼓勵提前報廢工作。
記者了解到,北京、蘇州、杭州、廣州等城市目前針對黃標車,主要采取“疏、堵”兩方面的措施。對重點區域采取分時段限行政策以及提高黃標車檢測頻率,即“堵”的手段;利用財政補貼政策促進黃標車提前淘汰,以及由政府主導的對黃標車的治理,亦即“疏”。對黃標車疏堵結合的措施在一些城市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也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例如北京同時進行的對黃標車的限行和治理以及財政補貼鼓勵提前報廢工作。
北京黃標車淘汰工作的進展情況與奧運會的舉辦密不可分,與北京類似,舉辦世博會的上海、亞運會的舉辦城市廣州等,均在國際重大活動的壓力下大力淘汰黃標車。
比如,廣州市從2009年1月起,分三階段對高排放汽車實施限行措施;從11月12日亞運倒計時1周年起,對違反環保標志限行規定的車輛開始實施罰款200元、扣2分的處罰。同時,積極推進在用車工況法排氣檢測,獲廣東省批準,發布實施了兩項工況法排放限值地方標準,并建成140條工況法檢測線,強化道路抽檢、停放地抽檢、客貨運車輛整治、用車大戶抽檢、群眾舉報“冒黑煙”車輛和曝光排氣超標車輛等措施,加強在用車污染整治。
與此同時,廣州市出臺鼓勵淘汰黃標車的經濟獎勵政策,最高獎勵達3萬元,加快淘汰高污染車輛。截至今年5月,廣州市提前報廢車輛已達4600多輛。此外,廣州市制定政策,對所有區、縣級市1755輛定編黃標車進行了淘汰。
另外,灰霾天氣、酸雨等現象較為嚴重的城市,已經高度重視黃標車的淘汰問題。比如南京市去年灰霾天氣超過200天,蘇州市酸雨發生率超過80%,而杭州市的灰霾也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杭州市2009年3月出臺《杭州市區高污染機動車提前淘汰補助實施辦法》,對提前1年以上淘汰的杭州市區高污染機動車,政府根據車型及使用年限適當進行一次性經濟補助,同時,不斷加強監測等“堵”的措施。據杭州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污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底,杭州共有42246輛黃標車,截至今年6月底,已經淘汰掉32074輛,剩下10172輛。
財政部、商務部2009年7月出臺《汽車以舊換新實施細則》,規定了淘汰黃標車的補貼標準。在此項政策影響下,不少城市出臺地方政策配合,黃標車淘汰工作在全國范圍陸續展開。
據統計,今年1~11月,全國共辦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車輛近34.7萬輛(除北京以外,北京去年至今已完成黃標車淘汰近15萬輛),而全國黃標車總數為1700萬輛,黃標車淘汰工作任重道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