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府層面來說,聯合聲明也為未來的決策帶來巨大的支撐。
張志勇表示,電動車的發展,不可能離開政府的支持,比如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政府統籌考慮建設。中美兩國政府共同發展電動車的決心,對于汽車市場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聲明也給中國政府未來電動車相關支持政策帶來了巨大的支撐。“未來中國對于企業與市場擴展的政策肯定會更加務實、更加細化,更加詳盡。”
共同起點
在這樣一個節點,分屬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汽車市場的中美兩國,在電動車上首度攜手,令業界浮想聯翩。
新華信上海分公司研究經理金永生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事實上,中美是兩個在混合動力和小排量渦輪增壓、柴油動力上雙雙失去先發優勢的國家,這次的結盟,從政治角度明確了兩國希望在電動車這個全新領域里扳回一局。
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公司Ecotality的CEO Jonathan Read則告訴記者, 目前中美兩國對石油等傳統能源的依賴度極高,在美國汽車消費的能源比重高達70%,因此中美兩國對清潔汽車的快速利用擁有很大的共同利益。
“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在美國電的成本是汽油的10%,此外除了對溫室效應和污染有幫助,對消費者也有很大的幫助。” Jonathan表示。“中國政府也在大力推動電動車,因為在內燃機車時代,每輛汽車都像一個小煙囪,電動車時代將結束這種高污染的狀況。”
事實上,根據奧巴馬上臺時的新能源宣言,提出要在2015年,美國實現本土生產新能源車100萬輛。今年3月,奧巴馬又宣布安排24億美元支持插入式電動汽車的研發與產業化,其中15億美元用來支持先進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其中,大約15億美元用于電池和電池元件的生產以及電池回收;約5億美元資助電動汽車零部件、電動機和相關電子產品的生產;4億美元用來鼓勵消費者購買插入式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示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這是有史以來美國政府對電動汽車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美國對電動車領域的重視可見一斑。
“目前上汽與通用就合作的不錯。這也是為什么中美會在電動車方面進行結盟的原因之一。”張欣這樣認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