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方法上,必須構建上下游相互協調、各部門密切協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合作體系,形成治污合力;在治理技術上,必須綜合運用工程、技術和生態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必須充分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嚴格排放合理開發的強大壓力,又形成主動治理水環境的積極動力。五是控源截污、轉型發展是關鍵。必須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標本兼治遠近結合,將控源截污作為實施休養生息的關鍵,既“揚湯止沸”,又“釜底抽薪”,同時充分利用休養生息政策措施形成的倒逼機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實現水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周生賢指出,近幾年,各地對休養生息的認識不斷深化,措施日臻完善:嚴格環境準入,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不斷豐富籌資方式,加大投入,推進污水治理;積極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各級地方政府還層層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把責任落實情況作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經過共同努力,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有效遏制了水污染加劇趨勢,2008年各流域水質狀況均略有改善,地表水中高錳酸鹽指數年平均濃度為5.7毫克/升(今年上半年為5.3毫克/升),第一次達到Ⅲ類水質標準。七大水系Ⅰ~Ⅲ類水質斷面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5%。28個國控重點湖泊(水庫)中,Ⅱ類水質比例由7%提高到14.3%。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水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亟須改善,必須不斷創新休養生息各項政策措施,使其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每個環節,讓江河湖泊煥發生機。一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嚴格環境準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從源頭控制污染。二要全面防治污染,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統籌水資源開發利用。三要強化綜合手段,切實落實考核問責制度,加大環保投入,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加快科技攻關。四要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公眾參與,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的良好局面。
周生賢強調,建設生態文明使命光榮,做好環境保護責任重大。我們將繼續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繼續推進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我們愿不遺余力地開展國際環境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挑戰,為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貢獻。 周文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