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中、美兩國在清潔能源合作方面簽訂了多項文件,并表示將在電動汽車、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中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兩輛電動自行車被作為國禮,分別送給奧巴馬和美能源部部長朱棣文。電動自行車竟然成為國禮,這不僅說明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能源交通產業,同時作為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電動車產業已經緊緊地和清潔能源的低碳經濟聯系在了一起。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島國的危機意識,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上,一場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爭論,在失望聲中落下帷幕。而中國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將下降40%至45%。為什么中國政府能夠作出這樣的承諾。一方面在于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在于中國的節能減排事業不僅是國家在做,而是整個社會也在做,也在承擔著節能減排的任務。最直接的就是電動自行車,作為電動汽車最為前沿的實踐陣地,電動自行車不僅在多年的爭議中反而蓬勃發展,而且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了1.2億中國人的首選交通工具。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教授在2010年1月31日舉行的“首屆中國電動車行業年會”上發出了《電動車行業低碳宣言》,倡議“電動車行業以實際行動聯合起來,打造綠色產業,發展低碳經濟,共建低碳中國。”自此這個爭議了十年的行業,將肩負起更高的使命和社會責任。
對于電動自行車這個完全由中國民間自主推動的節能環保產業。綠源電動車董事長倪捷先生笑稱,英國人發明的蒸汽機、德國人發明的汽車被永遠載入史冊,中國人發明的電動車也將會被永久的載入史冊。這個發展了10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2009年發展現狀怎么樣?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主任陸金龍先生在年會中做了這樣一份總結報告:電動車行業經過10年的高速增長,2009年底的總銷量是兩千萬輛,主要是天津、浙江、江蘇、山東、上海五大產區,全國保有量已經達到1.2億。他同時還指出,中央經濟會議和在哥本哈根全球氣侯會議上,溫家寶總理代表中國政府所作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這個承諾按照中央政府的精神,是要把目標分解到各個行業和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間去的,這個目標分解對我們電動自行車行業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時機。而作為亞太電動車協會主席的陳清泉先生對于電動車在中國的發展,明確的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電動自行車王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的不斷升級,也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的電動汽車王國。
在中國消費者強大的消費力和廣大的民營企業強大的創造力的推動下,中國電動車產業呈現蓬勃發展,開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首屆中國電動車行業年會”上,浙江省長興縣副縣長高勝華這樣表述:“之所以今天我們能夠到這里來參加會議,是因為電池這個產業大部分就在我們浙江長興縣。”電池作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已經使長興成為中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不僅如此,在電池技術上已有重大突破,已經跟強大的跨國企業可以相提并論。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動車、自行車產業基地。來自天津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的龔孝燕理事長表示:“近幾年來,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產業已經被納入了天津重點八大產業。天津及時提出打造世界級產業基地的宏偉目標和規劃。目前已經構建成支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戰略平臺,使產業的規模增加了十數倍。從目前來看,天津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投資發展基地。”同時,作為電動車行業影響最大的行業展會,中國北方電動自行車展已經成為電動車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推廣的最有影響力的平臺。
電動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對于節能減排到底有多大貢獻,普通消費者并沒有直觀的認識。對此,笑稱自己是電動車行業第二人的綠源電動車董事長倪捷先生,以一道算術題,解釋了電動車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重大作用。用1.2億輛電動車代替摩托車節能5748萬噸,是全國夏天空調調高1度的18—20倍,與鋼鐵、煤炭產業、化工、建材、紡織業等九個高耗能產業的節能減排的總任務基本相當!對于如此巨大的數字,可以直觀的看到,電動車不僅是解決廣大消費者交通出行的工具。更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產業。
對于一個新興的產業,電動車行業完全是中國自主發展起來的,沒有可以借鑒的管理模式,時刻面對種種質疑。鄧小平曾評價改革開放“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這句話放到電動車身上也同樣合適。隨著產量的幾何增長,質疑聲不斷,電動車所帶來的安全問題,電池污染、專利問題,曾多次引起社會各方的廣泛討論,“禁”與“放”、“增重”還是“減肥”、“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在大力發展新能源交通的主流呼聲下,電動自行車行業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