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位于山東濟寧市微山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山東潤峰電力有限公司投資的兆瓦級太陽能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據介紹,這是山東省第一家并網發電的太陽能示范電站,每年發電量約為130萬千瓦時。新華社記者 袁軍寶 攝
我國光伏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國際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力量,但國內市場卻遠未啟動,影響其進一步發展。在盡快啟動國內市場成為業界共識后,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拉動光伏產業內需不應只著眼于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還應該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種路徑。
“墻里開花墻外香”國內市場待啟動
近年來世界新能源產業飛速發展,促成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崛起,但我國光伏產業也存在著諸多隱憂,其中之一就是光伏產品以出口為主,國內需求不足。
相關統計顯示,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2000兆瓦,其中97%以上出口,主要出口對象為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家。
以出口為主使得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受國外需求影響大。一旦國際市場出現大的波動,就會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光伏產品市場出現很大程度的萎縮,就使得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量急劇下降。記者從中國光伏主要出口企業無錫尚德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市場對于光伏產品的需求普遍下降,使得國內企業一度面臨出口困難。尚德公司2009年1、2月份出貨量只有33兆瓦,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1/3,直到3月份情況才有所好轉。2009年一季度出口金額為3.12億美元,而2008年同期高達4.37億美元。
無錫尚德電力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志波說,我國地域遼闊,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能光伏產業在中國有著廣闊前景,但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市場主要在國外。要改變目前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的現狀,關鍵一步是盡快啟動國內市場。這樣不僅可以為我國光伏產品提供更大的市場,也可以為產業繼續發展壯大構筑可靠基礎。
“條條道路通羅馬”拉動內需辦法多
作為世界公認的未來全球最大光伏市場,我國光伏市場尚未完全啟動。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應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多管齊下”擴大光伏產品國內需求,為我國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助力。
目前太陽能光伏產品應用市場除了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外,還有一個就是將光伏與建筑結合。它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建筑與光伏系統結合,另一種是建筑與光伏器件相結合。前者是把光伏發電設備直接安裝在傳統建筑物上,后者則是改變傳統建筑的建造方法,用光伏材料替代建筑材料,使建筑本身成為一個全新的發電體。
云南師范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教授劉祖明認為,我國每年新建建筑的面積巨大,如果從現在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光伏建筑一體化工作,對于我國的節能減排事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經過光伏建筑一體化改造的建筑物可以通過“綠色”概念實現增值,從而產生更多的效益。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認為,目前我國房屋總建筑面積約500億平方米,其中可利用建筑面積約為100億平方米。如果其中20%的面積安裝太陽光伏系統,就會有20萬兆瓦的屋頂光電資源量。可見在現有建筑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同樣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