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森林是一個最大的循環經濟體,發展森林生物質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開發替代能源的重大戰略選擇
當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生態承載力卻嚴重不足,生態問題成為我們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生態產品也成為當今社會最短缺的產品之一。
林業的生態產品很豐富,包括制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等。它們對于我們意義重大。據統計,全球森林固定了陸地生態系統總碳儲量的90%,每年吸收二氧化碳釋放總量的25%,為人類生存空間提供60%的氧氣。濕地維持和保存了全球90%的淡水。所以科學家們這樣比喻: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之肺”, 濕地生態系統是“地球之腎”。他們還把荒漠生態系統比喻為地球一種很難醫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樣性比喻為“地球的免疫系統”。這“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對保持陸地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起著中樞和杠桿作用,而林業部門就是這“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的保護者和建設者。
森林既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又是一個最大的循環經濟體。木材是世界公認的三大傳統原材料之一,可再生、可降解,非常環保。在經濟建設中盡可能多地用木材和木材深加工制成品代替鋼鐵、水泥和石油、天然氣深加工制成品,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同時,森林又是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戰略性能源。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況下,發展森林生物質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開發替代能源的重大戰略選擇。
長期以來,我們不斷破壞地球的“肺”、“腎”、“免疫系統”,我們也正在為這種傷害付出越來越大的代價。
現實越來越清楚地告訴我們,只有建設和保護好森林、濕地、荒漠,維護和發展好生物多樣性,才能提高生態承載力,才能讓我們永遠地在地球這一美麗的家園里繁衍生息。失去森林,我們將失去未來,失去一切。(本報記者 顧仲陽整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