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8月1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由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到支柱產業,可以說是一個飛躍,《意見》出臺、決策層發力,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將迎來大發展的黃金期。
《意見》中指出,要圍繞重點領域,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在LED照明行業,要推動半導體照明產業化。整合現有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10—15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建設一批產業鏈完善的產業集聚區,關鍵生產設備、重要原材料實現本地化配套。加快核心材料、裝備和關鍵技術的研發,著力解決散熱、模塊化、標準化等重大技術問題。
另外,還需引領社會資金投入節能環保工程建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在綠色照工程要提高傳統行業的工程技術節能能力,加快節能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意見》指出,擴大節能產品的市場消費是很有必要的,要強化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力度,引導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產品。國家還將繼續采取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照明等產品。
本次《意見》的下發不僅是對LED照明產業化的推進,更是促進所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在多方面的推廣和促進措施下,LED照明定能和其他的節能環保產業一起,共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
以前沒有專門針對節能環保產業的融資工具,此次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更加明確和細化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融資支持政策。《意見》尤其結合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再次提出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與外資進入節能環保領域,并且提出了更行之有效的考核措施。《意見》提出要拓展投融資渠道來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包括加強綠色信貸和金融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等債務性融資工具,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和外資進入節能環保領域。
商務部:FDI五連增節能業受寵
8月23日,商務部發布FDI數據顯示,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4.08億美元,同比增長24.13%。這已經是我國吸收外資自2月起連續第五個月實現正增長,同時也是繼6月之后再次出現20%以上的增速。專家表示,今年吸收外資總體形勢略好于去年,有望實現全年較為平穩的增長。
今年1-7月,全國新批設立企業12626家,同比下降7.6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7.09%。7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4.08億美元,同比增長24.1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這已經是我國吸收外資連續第5個月實現正增長,而節能環保領域成為500強跨國巨頭投資中國瞄準的新方向,也成為地方招商引資的重點。對承接外商投資的重要載體——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說,節能環保領域也成為其招商引資的重點方向。開發區作為中國政府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也越來越變成一個區域里面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領先示范區,所以在節能環保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一定是走在前面。另一方面,開發區最本初的目標就是國際合作,而節能環保和國際合作在開發區可以得到最好的體現。
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勞動力優勢依然存在、產業結構調整仍在持續,以及近期政府機構調整、職能轉變等都是利好FDI持續增長的因素。目前來看,一些新興行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服務業,在吸收外資方面都具有很大潛力。6月份和7月份當月實際使用外資的數額出現了比較大的同比增長,一個直接的原因是由于部分投資額比較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近兩個月內出資集中到位。此外也和去年同期單月吸收外資波動、基數比較低有關。
中國美國商會副會長王曉平表示,根據該商會對美資會員企業的最新調查,雖然世界經濟放緩,中國主動調整發展速度,仍有71%的會員在中國盈利。而且67%的會員仍將中國列為前三大首選投資目的地之一。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他們主要選擇和考察的目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