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十二五”時期國家環境保護工作的目標任務和重點領域存在的技術裝備需求,針對解決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危害人民群眾人體健康的環境問題和改善環境整體質量的需要,《規劃》把提升環保裝備技術水平作為重點任務,提出重點發展八大環保裝備: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資源綜合利用、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藥劑、環境應急等。
針對產業自身特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倒逼機制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規劃》確定了“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優化產業組織和布局”、“完善環保裝備標準”、“健全和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多渠道投入支持機制”五項重點任務。
環保形勢日益嚴峻裝備發展刻不容緩
針對當前我國環保裝備發展的形勢和需求,《規劃》提出,發展環保裝備是實現我國環境保護目標的必然要求。隨著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日趨強化,“十二五”期間,國家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兩個指標外,還將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增加為新的約束性指標,環境污染治理的任務更加艱巨。加快發展環保裝備產業,生產出更多治理效果好、能源消耗少、運行成本低的環保裝備,有助于完成國家環境污染治理任務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發展環保裝備是加快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內容。節能環保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環保裝備是環保技術的重要載體,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環保產業的核心內容。加快發展環保裝備對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環保裝備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全球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節能環保已成為當今世界產業發展潮流。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等許多國家都實施“綠色新政”,把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應對當前困難、構建未來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選擇。同時,發達國家還利用其技術優勢搶占國際市場。適應國際產業競爭需要,大力發展環保裝備,是打破發達國家技術貿易壟斷,提升我國環保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環保裝備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的新任務為環保裝備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驅動力;且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據估算,“十二五”期間,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將達到3.1萬億元,這必將推動環保裝備產業的發展。預計“十二五”期間,脫硫脫硝、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將達6000億元;工業行業余熱余壓發電、“三廢”綜合利用以及煙塵、粉塵控制領域均存在巨大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