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問題已經直指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雖然近期仍處于可控范圍內,歐元匯率也有所回升,但整個歐洲的經濟與債務的狀況已經不同以往,歐債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不定何時會引爆。
歐債問題升級的潛在風險對光伏是很大的短期利空,可能造成以下后果:歐洲國家后續補貼總額有下調的風險,從而達到財政與稅收緊縮的目的;銀行貸款收緊,新增光伏電站的海外融資將變得更加困難,新項目的開展陷入停滯,導致需求進一步惡化;歐元貶值,光伏中下游游企業利潤下降。
假設下半年歐債失控,則市場的反彈預期尚未真正開始釋放,便再次沉寂,此前判斷的光伏行業“年底的寒冬”或提前降臨。
長期看,歐債危機不是新能源危機,更不是新能源產業的“泡沫”破裂:相反,新能源產業經過各國政府近10年來的財政扶持,已經接近收獲的時刻,光伏在全球已經開始逐漸實現用戶側的平價上網。而平價上網的前提,是系統成本20%以上的進一步快速下降。此次的債務危機,將加速平價上網的進程。從光伏的生命周期來說,長期是一個利好。
光伏行業面臨轉型期的陣痛,尋找結構性機會:
從短期看,光伏行業正處于從“政策依賴”向“平價上網”的轉型中間的陣痛期,價格的快速下降不會馬上帶來市場的大幅增長。快速擴產的中游制造環節(買硅料做組件),在未來1年,將承受巨大的壓力。
因而依然維持此前的投資策略:回避中游及硅料環節,在上游輔材設備與下游電站環節尋找結構性機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