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此次301調查如果勝訴,中國相關行業受損,但美國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以太陽能電池板為例,我國海關出口數據顯示,2010年1~8月,我國對美國出口太陽能電池板金額占全球總出口約4.57%,其中75%為加工貿易,中國企業從美國進口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主要賺取加工費,絕大部分利益還是由美國企業獲得,美國進行301調查最終損害的是美國自己的利益。
10月18日,受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對華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的301調查影響,當日美國新能源板塊受到明顯打壓。在全部A股成分區間跌幅為0.56%的情況下,新能源板塊的跌幅為1.58%。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占據前十名的企業多數已經在美國上市,包括無錫尚德等,美國股民成為公司業績的直接受益者,因此,美國此舉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對于風電行業來說,假設在反補貼勝訴的最壞情況下,美國的制裁對中國風電產業影響將十分有限。業內的相關專家強調:“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早已實現本土化,同時國內需求消化了中國風電設備制造的95%以上的產量。由于風電設備運輸的特殊要求,風電長距離出口比例在國際上都處于低水平。”跨國的設備輸出大多采用本土化制造的模式,中國至今出口到美國的風機只有3臺。目前在美國市場開始擴張的中國風電企業僅有金風科技一家,尚處于試生產階段。所以說即使美國反補貼調查勝訴對中國風電產業近期不會造成較大影響。
與光伏和風電不同,核電可能成為中國反擊的籌碼,但不會影響核電規劃和整體裝機的提升。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已經是美國三代核電技術AP1000 的最大技術輸出國。雖然AP1000在技術轉后將逐步實現國產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巨大市場將為AP1000相關配套的美國核電制造企業在中國國產化不成熟的初期提供‘掘金’的機會。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推行AP1000 的同時,中國仍然在臺山建造了使用Areva 的EPR 技術三代核電,這是中美新能源問題上中國最大的籌碼。在最壞情況發生時,中國很有可能會考慮從AP1000 技術切換到法國EPR 技術,這也將是美國所不希望看到的。”從核電這個角度來看,中美在新能源貿易領域其實是相互牽制的。
合則兩利 斗則兩傷
美國宣布對華清潔能源進行301調查之后,國內在強烈反對的同時也加緊備戰。10月21日,包括華銳、英利、GE在內的多家中美可再生能源企業在北京舉行“301條款”問題座談會。身為主持人的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呼吁,國內可再生能源生產企業需要“據理力爭,不能沉默也不能抱怨,爭取在90天內使美國政府撤銷這一調查”。
李俊峰在參加“2010德勤創業家論壇(中國清潔技術產業)”期間表示,中國應對301調查應該“認真、積極、從容”,目前來看有八成勝算,美方撤訴是最好的結果,但也不排除向WTO申訴。
光伏相關行業專家表示,中美兩國在光伏行業乃至整個清潔能源貿易上呈現“合則兩利,斗則兩傷”的局面。但是要取得新的進展還有些難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