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能源國際貿易如履薄冰。近期美國對中國進行的301調查,就是給中國新能源國際貿易設置綠色壁壘,中國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綠色壁壘?
2010年9月9日,美國聯合鋼鐵工人工會(United Steelworkers,以下簡稱USW)代表夾著一份簡報走進了設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這篇6000頁的簡報轟動了整個世界,它就是向美國政府提出對華301調查的控訴書,以控訴中國不公平地補貼其清潔能源技術行業,涉及我國風能、太陽能、高效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在調查申訴書中,USW稱中國政府為其風能、太陽能、電池及節能汽車等產品提供了不公平的支持,導致美國相關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美國的貿易逆差增大、美國在此類行業的就業機會減少。
USW指責主要包括中方控制關鍵原材料、要求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歧視外國公司和產品、為國內廠商提供大量補貼等。在重點領域之一的風電行業中,美方認為中國政府為國內風機制造商提供補貼、優惠貸款等,并在風電特許權招標中歧視國外公司,導致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的風機整機和關鍵零部件大幅下滑。
在申訴文件中,USW稱,中國政府自2007年起對光伏產業實施了多個政策,如對用戶側光伏系統補貼50%及偏遠地區補貼70%的“金太陽計劃”、財政部的《太陽能光伏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山東省能源基金等。
2010年10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啟動對華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的301調查,并計劃在90天時間內完成相關調查。如果相關投訴被證明是有正當理由,則美國政府有可能尋求與中國進行雙邊磋商,并可能向WTO提出針對中國的起訴。
美國301條款是指《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1301-1310節的全部內容,其主要含義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對其他被認為貿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國家進行懲罰。
根據這項條款,美國可以對他認為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最后由總統決定采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措施。
美國政府提出對中國清潔能源貿易進行301調查在中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外交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進出口商會等機構對美國對華實施301調查表示強烈反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