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綠色能源
綠色能源一般具有相對低碳排放特性、相對環境友好特性。
綠色能源又稱清潔能源,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綠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它們具有低碳排放特性、環境友好特性、可持續利用特性等三個特征。
廣義的綠色能源則包括:一是在能源的生產、消費過程中,利用現代技術,開發選用對生態環境低污染或無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氣、清潔煤(將煤通過化學反應轉變成煤氣或“煤”油,通過高新技術嚴密控制的燃燒轉變成電力)和核能等。二是化害為利,同改善環境相結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廢物,從中提取的能源。廣義的綠色能源一般具有:相對低碳排放特性、相對環境友好特性。
水電的碳排放與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有根本區別
溫室氣體排放本身不是罪過,而是地球生態平衡所必需的正常的現象。
快速的、過量的釋放埋藏于地下的化石能源,是地球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本質所在。
水電的可持續利用不存在問題。當前,社會各界對于水電綠色能源特性的懷疑,主要是質疑它的低碳排放和環境友好。因此,要闡釋水電的綠色能源特性,也只需從低碳排放、環境友好兩個方面進行。
英國著名雜志《Nature》(《自然》)2007年曾刊載一篇題為“水力發電:溫室氣體的元兇?”的文章。文中說:“水力發電站長期以來被視為清潔能源。但是科學家警告說,熱帶水庫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可能多于使用化石燃料的發電廠。”
盡管宣布水庫是釋放溫室氣體來源之一的人是頗具權威的專家,但是,我們仍不難發現,這些學者的研究方向存在一些問題。要知道溫室氣體排放本身決不是什么罪過,而是地球生態平衡所必需的正?,F象。所有的動植物都是由碳水化合物構成,動物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將二氧化碳還原成氧氣。這種二氧化碳與氧氣之間的碳循環,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生命現象的重要特征。每時每刻,地球上各種動、植物都在生長的過程中,進行著碳元素的吸收和排放。
在地球日常進行的碳循環中,森林的覆蓋率會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有較大影響。森林中的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不僅將大量的二氧化碳轉換為氧氣,而且其樹干、根系本身和周圍的土壤中也會保持大量的有機碳。因此,森林的覆蓋率對地球二氧化碳濃度有較大的影響。
然而,由于受到人類人口膨脹對土地需求的影響,想讓全球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幾乎是沒有可能的。同時由于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對森林作用的重視,雖然世界局部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可能會有所減少,但是,總體變化的幅度也不會太大,目前尚不足以構成對整個世界碳循環的巨大威脅。
除此之外,各種動植物體本身都是碳元素的載體。在人類出現以前的遠古時代,由于沒有火的使用,所有動植物死亡之后的軀體最終都被埋藏于地下,形成了現在大量沉積在地殼中的煤炭和石油。經過數億年的演變,地下沉積的碳元素(煤炭和石油)越來越多,而直接參與日常大氣循環的碳元素變得越來越少。隨著地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逐漸減少,最后也就形成了近代適應我們人類生存的氣候水平。
在人類的工業化之前,人們還沒有能力大規模開采煤炭、石油。因此,人類活動對地球碳循環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但是,當我們學會了開采利用煤炭、石油這些礦物化石能源之后,現代社會對能源的巨大需求,導致大量的化石能源被燃燒。燃燒不斷產生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使得原來沉積在地下的碳元素,大量地被釋放到空氣中去。這必然會導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升高,帶來強烈的溫室效應,可能會產生溫度增高、冰山融化、海水上漲、淹沒大陸、氣候環境變化異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最近美國《科學》雜志刊發的一篇研究報告也指出:如果人類將地球上所有的礦物資源耗盡,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增加到3億年前古生代晚期時2000ppm的水平。科學研究證實:快速的、過量的釋放了埋藏于地下的化石能源,就是地球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本質所在。為此,我們必須改變現在快速把幾億年以前就已經不參與碳循環的地下碳源(礦物能源)不斷釋放出來的趨勢。目前,全世界公認的解決這種非正常的溫室氣體過量排放的辦法,就是減少礦物能源的燃燒,除此之外似乎還沒找到更好的解決途徑。這也是全球需要制定和實施《京都議定書》的原因和目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