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政策法規 » 正文

“十二五”畜禽養殖污染減排專題報道

發布時間:2011年5月18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

   編者按
  “十二五”水污染物總量控制首次把農業源納入總量控制范圍,畜禽養殖污染已經成為農業源污染的主要來源。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將是農業源污染減排的主要切入點。


  為此,本期特推出“十二五”畜禽養殖污染減排專題報道,選取湖北武漢、山東青島、江蘇蘇南等市和地區,介紹它們在畜禽養殖污染減排方面的一些經驗,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

 


  生態眼

若無產業化何來高效化?
曹俊

 

    畜禽養殖廢物的資源化與能源化利用是農業污染減排的突破口,而對畜禽養殖業來說,減排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通過減排推動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畜禽養殖業怎么高效減排?又怎樣在減排中實現健康發展?從目前來看,產業化發展恐怕是必由之路。


  產業化的前提是規模化,但不少管理者和畜禽養殖從業者對規模化的理解存在偏差,將規模化等同于產業化。


  目前,規模化養殖的概念已經被普遍認同,不少地方在引導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以求擺脫落后、分散的經營模式,這值得充分肯定。但產業化不僅是簡單的養殖規模化,還需要將養殖廢物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利用納入其中。因為巨大的廢物產生量是畜禽養殖業必須正視的問題,也是影響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我國畜禽糞便和廢物每年的產生量為17.3億噸,是工業固體廢物的2.7倍。一個規模化養殖場的排污量不亞于一個中型工業企業的排污量,一頭牛產生的污水超過22人的生活廢水。在如此多的廢物中,卻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得到利用,只能作為污染物排入環境。


  事實上,畜禽養殖污染的實質是生物質資源的浪費。數據顯示,畜禽糞便等生物質的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潛力大,生物質能若全部有效利用,可以提供目前全球能源需求的20倍。在我國,單牛糞1項,一年就可以得到干牛糞1.4億噸,如將這些牛糞量的一半作為沼氣發酵原料,按較低水平計算,每千克干牛糞可以產生200升沼氣,即可產生140億立方米沼氣,其熱值相當于1400萬噸原煤。


  可見,我國畜禽養殖產業化有相當大的潛力,潛力所在就是被人們忽視的廢物。單純增加養殖物的數量,擴大養殖規模,離產業化還有一定距離。


  產業化的目的是高效化,若效益很低甚至負效益,就不能算成功的產業化。目前,也有不少人擔心,認為要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就需要投入,需要工程建設,怕因此會增加成本。


  實際上,畜禽養殖的資源綜合利用有眾多途徑,若能構建合理模式,都有可觀的綜合效益。舉個簡單的例子,僅使用沼氣工程1項,在減輕污染的基礎上,不僅可以減少對薪柴及化石燃料和電能的消耗,經濟效益突出,而且采用沼渣代替常規化肥,可以減少化肥中溫室效力相當于二氧化碳約300倍的氧化亞氮的排放,同時還能生產高質量的有機食品,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而在我國,目前即使是綜合利用的養殖業廢棄物,其利用方式仍然效率不高。通過直接還田的初步利用占60%,而通過厭氧發酵制沼氣及制商品有機肥各占24%和14%。初級利用必然是低效利用,這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是對資源的浪費。


  要實現真正的資源綜合利用的產業化,就必須放開視野,在整個農業生態系統構建合理的產業鏈條。找到種養業上下游產業的鏈接扣,建設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工程,打造立體生態種養結合的養殖模式,實現農業生態系統內的物質良性循環、能量多級傳遞高效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甚至廢棄物“零排放”,這才是畜禽養殖產業化的理想狀態。


  可見,要打開畜禽養殖減排的突破口,思路還是要構建以規模化為基礎的產業化,重點是資源綜合利用,目標是資源高效整合。

 

    湖北

武漢江夏探索畜禽養殖"零排放"模式 

養殖場如何變身農家樂園?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李瑩 趙娜 記者 王杰芳


  在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畔,有個依托丘陵而建的園子,園子占地3000多畝,融果樹、茶葉、蔬菜、林木、魚塘于一體,園區完全使用有機肥料。


  誰也不會想到在碧水環繞、綠樹掩映之后,是個存量超過4萬頭的養豬場,這個園子的主人就是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林原種畜牧有限公司。是什么將人們印象中混著污水、惡臭的養豬場變成這沁著自然清新氣息的農家樂園?養豬場如何實現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近日,記者來到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一探究竟。


  養豬場如何實現“零排放”?
  實施種養結合,推廣“厭氧發酵+土地吸納”,通過肥水管網澆灌果樹、茶葉、蔬菜等作物


  記者走進茶園看到,茶園中每隔一段距離就立著一根細細的長管。江夏區環保局局長蘇軍介紹說,這些管子是用來為植物施肥的,它們與沼氣池相連通,沼液通過這些管子輸送到田地。而沼液來自豬的糞便,這樣,既減少了化肥的使用,也解決了大量豬糞直接排入水體帶來的水體富營養化等環境問題。


  據了解,金林公司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72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鋪設1000米沼液管網,基本形成了清污干濕分離—多級沉淀—管網輸送以及生物發酵分解糞污等封閉式無害化治污體系。并采用遷村騰地的模式流轉土地3056畝,以公司現有4萬頭生豬養殖(256畝)為主導,發展了1000畝有機茶葉種植基地、1000畝特色水產品養殖基地、800畝綠色蔬果種植園,形成了“豬—沼—茶”、“豬—沼—果”、“豬—沼—魚”和“豬—沼—菜”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種養循環模式主要以生豬養殖區為主導,生豬養殖區的廢棄物通過沼氣設施產生沼氣、沼液和沼渣,產生的沼氣主要用于豬舍火焰消毒、豬場供暖等方面;沼液和沼渣成為特色水產品養殖區、茶園、蔬菜和果樹等四大功能區的肥料。


  通過以豬排泄為紐帶,金林公司實現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循環對接,不僅使廢棄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使豬場實現了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江夏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養豬場的糞便污水如果不經過處理,出水的COD(化學需氧量)濃度為3000毫克/升~4000毫克/升左右。環保部門對大型養殖場糞水的檢測表明,COD超標50~60倍,BOD(生化需氧量)超標70~80倍,SS(固體懸浮物)超標12~20倍。而糞便被收集后進行干濕分離,干糞輸送到沼氣設施,沼液鋪設管網進行土地消納,則基本實現了“零排放”。


  企業的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茶園為例,種養結合后,利用沼液做肥料減少化肥使用,每年每畝土地可節約300余元化肥費用,而生產出的有機茶卻能賣到1000多元/斤,是普通茶(平均200元/斤)近5倍。這種模式既節省了成本,提升了產品品質,又改善了環境。


  土地成本過高怎么辦?     
  采用“生物發酵床—零排放”飼養工藝,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豬場的環境污染問題


  我國是畜禽養殖大國,畜禽糞便和廢物產生和排放量較大。畜禽養殖COD約占農業源COD排放總量的96%;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占畜禽養殖總量的28%左右。畜禽養殖氨氮約占農業源氨氮排放總量的44%。因此,解決好畜禽養殖污染問題至關重要。


  種養結合模式雖然能夠最大限度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土地成本過高、與當地農民洽談產生分歧等情況。因此,在沒有足夠土地的前提下如何解決畜禽養殖企業的污染問題是能否順利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減排的關鍵。


  “沒有足夠土地的地區,可以采用‘生物發酵床’飼養工藝。”蘇軍說。這個工藝是在豬舍內建發酵床并鋪設80厘米~100厘米厚度的由谷殼、鋸末、粗糠等和一定比例的發酵菌種等組成的混合物,豬群的糞尿在發酵床上經微生物發酵迅速降解,基本實現了無排放、無污染、無臭氣。據介紹,金林公司有1萬余頭豬采用了“生物發酵床”飼養技術,豬糞尿全部在豬舍內降解,沒有污水和糞便向外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豬場的環境污染問題。

3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依安县| 镇平县| 霍城县| 阜城县| 阿城市| 祥云县| 子长县| 武城县| 东方市| 南丹县| 武义县| 商丘市| 深水埗区| 兴城市| 安乡县| 清水河县| 安顺市| 洪泽县| 长葛市| 安宁市| 嘉兴市| 祥云县| 台湾省| 汤原县| 焦作市| 天津市| 庐江县| 图们市| 全南县| 桂东县| 温州市| 肇东市| 罗城| 固阳县| 云阳县| 泰安市| 乐平市| 金华市| 蒙山县|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