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日本考慮重新審視包括核能在內的能源政策,日本此前承諾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正面臨考驗。日本政府高官日前表示,有必要考慮修改減排目標。但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官員認為,現階段討論日本修改減排目標“為時過早”。
日本環境省次官(相當于副大臣)南川秀樹3日在泰國曼谷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會議期間告訴日本媒體,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有必要修改減排25%的中期目標,包括目標數值和達成年限。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4日也表示,這次大地震影響到日本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此前設定的中長期減排目標。
日本民主黨政府2009年上臺后,提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25%的中期目標。設定這一減排目標的依據之一是,日本今后將加大核能發展。根據日本制定的全球變暖對策方針,到2030年,火力發電占日本發電總量比重將從2007年的66%降至25%,而核能發電比重從26%增至53%,太陽能、風力、水電等其他清潔能源的發電比重從8%增至21%。
包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的10個機組在內,日本現有17個核電站共54個機組。福島核事故前,核能發電大約占日本發電總量的三成。日本政府去年6月制定的中長期能源政策指針即“能源基本計劃”設定,到2030年,日本將新增14個核電機組,同時核電站運轉率將提高25%至90%。日本經濟產業省測算稱,核電站運轉率提高4%,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1%。
這一“藍圖”可能被福島核事故粉碎。東電已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將報廢。日本政府內部認為,5號、6號機組恐怕也得廢棄。同時,各電力公司新增核電機組項目的阻力大增。以東電為例,福島第一核電站7號、8號機組新建計劃淪為白紙,時隔20年重新開工的青森縣東通核電站也遭凍結。中部電力公司也決定推遲位于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6號機組開工時間。日本經濟產業省5日宣布,將提前兩年重新制定以推進核電為主要重點的“能源基本計劃”。
這一系列動向引起日本輿論關注。有媒體猜測,日本政府可能想趁勢擺脫日本企業界堅決反對的減排25%的中期目標。去年12月坎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日本談判代表強硬拒絕承擔《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目標,招致其他與會代表廣泛非議。而在坎昆大會前夕,日本產業界發表一系列聲明,明確反對日本在《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繼續遵守《議定書》。
據《日本經濟新聞》5日報道,日本政府對《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08年至2012年)減排目標的落實也出現了動搖,開始與其他氣候談判參與方接觸,打探能否在“違約”后免于相應處罰。《議定書》第一承諾期規定,日本應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6%。日本政府稱,如果用火力發電彌補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發電量,日本每年將多排放21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多排1.8%。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4日在曼谷說,討論日本是否會因核事故而修改其減排承諾“為時過早”。
日本環境大臣松本龍5日也強調,目前還無法就修改減排目標作出結論,有必要繼續收集分析今后核電站的運轉和建設情況。
日本智庫東京財團環境問題專家染野憲治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指出,這次地震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影響尚難判定:一方面,火力發電規模擴大,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但另一方面,計劃停電以及震后可能的經濟低迷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鑒于日本災后重建尚在進行,還不是討論日方減排政策改變的時候。
曾在日本環境省任職的染野同時表示,這次地震將給日本經濟、外交多個層面政策帶來重大影響,相比之下,減排政策的改變未必很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