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回首溫州眼鏡創業歷史,大家不能不提及一個人,他就是溫州眼鏡行業的先行者——溫州亨達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順考先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先生創辦了自己的眼鏡企業,歷經20多年的努力拼搏,亨達從一家家庭式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一家現代化的中型企業,產品遠銷歐洲、美洲、澳洲、東南亞以及非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正是,小小眼鏡走出國門,走向大世界!
盡管事業有成,但是周先生仍然保持著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平和。他為人低調,不喜張揚,總想把機會讓給別人。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張羅為他寫一點東西,然而他總是婉拒。前不久,在我們的再三請求下,周先生才勉為其難。
8月的一場秋雨后,我們一行采訪了周先生,與他聊起了亨達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周先生對事業的執著以及務實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染和打動了我們。記得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執著和務實是事業成功的基石!”我想,亨達眼鏡之所以享譽世界,恐怕正是周先生打造的這塊基石撐起了亨達挺拔的脊梁。
見證歷史溫州眼鏡的先行者
改革開放,百廢待興,華夏大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商業浪潮,而周順考正是這支龐大“沖浪”隊伍中的一員。據他介紹:“1981年,溫州這片熱土,眼鏡行業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而我戲劇性地‘誤打誤撞’進入了這個行業。所以,是一次偶然機緣促成了我現在的事業!”
事實也是如此!當時,周順考正和一幫朋友經營一家生產模具的小廠。有一天,溫州一家光學儀器廠委托他們廠生產一批眼鏡架。接到訂單后,周順考和他的一幫朋友既喜又憂。喜的是,廠里又有活干了;憂的是,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眼鏡架,就憑他們的技術能生產出來嗎?周順考是一位從不服輸的人,同時也有一股鍥而不舍的“犟”勁。說干就干,周順考和同伴們買來黃銅,自做模具,采用“皮老虎”鼓氣點燃汽油槍,用最原始的方法把眼鏡框焊接起來……盡管如此,一副完整的鏡架仍然不能成型。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那時,溫州眼鏡行業另一位元老級人物壽加定先生恰好生產眼鏡托葉和眼鏡角套,聽說周順考一幫人在生產眼鏡鏡架,他爽快地答應為他們提供便利。后來,周順考只付給壽加定部分預付款后就順利地從他那里拿到了眼鏡托葉和眼鏡角套。通過精心細致地組裝,溫州第一批像模像樣的眼鏡架就這樣新鮮出爐了。
正當周順考為自己能夠生產眼鏡架而喜出望外時,一個壞消息卻向他們襲來。交貨時,委托廠家雖然對他們生產的鏡架感到很滿意,但是卻不要了。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像霜打的茄子——蔫蔫的,而周順考卻不信這個“邪”,他堅信好產品一定有銷路。果不其然,他們的眼鏡在溫州樂清等地銷售后,便迅速打入了全國眼鏡市場。從此,亨達眼鏡產品在全國小有名氣。
1985年至1992年這段時間,既是溫州眼鏡業快速發展期,又是內銷市場趨于飽和、競爭日趨激烈期。面對困局,周順考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快速捕捉商業信息。一次,在與一位臺灣商人的交談中他了解到國外眼鏡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為了搶占先機,周順考果斷調整方向,于1993年搶先試水外銷,不料一炮打響!因此,有人評價說,周順考不僅是溫州眼鏡行業的先行者,同時也是溫州眼鏡外貿方面的開拓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