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史立山表示,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2011年在西部地區開展的光伏電站發展規模將達到50萬千瓦(500兆瓦)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較之以前只有大的支持發展方向,這次把西部光伏電站發展規模具體量化,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西部地區應抓住國家陸續出臺支持政策的良機,推動當地光伏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大規模光伏電站花落西部
去年西部大開發十周年之際,國家發改委列出了當年西部地區新開工的23項重點工程,西部光伏電站建設位列其中。國家能源局繼去年組織完成第二輪280兆瓦大型光伏電站招標工作后,此番又宣布今年在西部開展的光伏電站發展規模達到500兆瓦,這為西部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之所以選擇在西部地區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是因為當地豐富的光照資源和土地資源適合做大規模光伏電站。”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
據悉,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的年有效光照小時數是東部地區的兩倍左右,可達到甚至超過2000小時。而西部地區遍布的大片荒漠化土地,對于需占地面積較大的光伏電站和光伏電站運營企業而言,也無疑具有較大的市場競爭力與吸引力。
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看來,國家選擇在西部大規模建設光伏電站,更是出于西部大開發政策傾斜支持方面的考慮。“國家規劃把西部地區建成為我國的能源基地,一般都是以大項目為抓手建設能源基地,所以甘肅、寧夏等太陽能比較豐富的西部地區,著力發展光伏產業的力度空前巨大。”
李勝茂認為,西部大開發已進入新的十年,國家亟需把西部地區經濟搞起來。在西部布局光伏電站大項目,既能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優勢,又可以把當地經濟拉動起來,所以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把規劃發展大規模光伏電站,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重要舉措,并在今年初的工作規劃中具體落實下來。
光伏區域布局或將生變
隨著西部大規模光伏電站的建設開工,國內光伏產業生產布局將發生哪些變化?
孟憲淦認為,受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的影響,我國光伏產業的區域布局將發生變化,光伏生產制造基地有望陸續在西部落地。
“這是個市場行為,產業支持就地生產使用。而且從‘十二五’布局來看,國家對于光伏產業尤其是多晶硅制造行業上,也希望放在能源豐富的地區,而不是放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孟憲淦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