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穩步推進生態省建設、國際旅游島建設和一流人居環境建設,全面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以控制增量、削減存量、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全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力推動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與管理,加強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確保實現‘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近日,海南省副省長李國梁代表省政府對國家總量減排核查核算組做“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匯報時如是說。
據了解,海南省減排工作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2家,成為全國第十個實現污水處理廠縣縣通水的省。“十一五”以來,全省所有燃煤發電機組實現脫硫,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優良,優良天數比例達100%,海南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健春1月13日在出席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時表示,“十一五”期間,海南環保工作扎實推進。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整個海南省依舊保持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良好狀態。
舉全力建設污水處理廠
據了解,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是海南省化學需氧量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是海南化學需氧量減排的關鍵。“十一五”期間,海南規劃建設28個污水處理項目,實現每個市縣最少建一家污水處理廠。
為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海南省建立了污水處理廠建設問責制,對項目進展緩慢、未能按省政府要求的時間節點完成任務的市縣,采取通報批評、媒體曝光、黃牌警告、項目和建設用地限批等處理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5年間,經全省各職能部門聯合督察與推動,海南省已有22家污水處理廠建成通水,成為全國第十個實現污水處理廠縣縣通水的省份。
此外,針對全省鄉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大、規模小、分布零散情況,海南因地制宜,大力推廣使用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十一五”期間,全省建成人工濕地處理設施34個,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兩萬噸,削減化學需氧量約860噸,為海南省治理鄉鎮生活污水探索出新路子。
記者從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了解到,海南省要求各市縣堅持廠網并舉,加強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目前,海口市已完成中心泵站的擴容施工,三亞市擴大了市中心區的管網服務范圍,污水處理廠管網收集能力和新增處理能力均得到進一步提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