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家住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的張大媽還在為小區的環境苦惱不已。因為毗鄰唐鋼,這個小區的居民長期不能穿淺色衣服。“那時候白襯衣用不了一天準變成黑襯衣。”張大媽說,那時站在唐山市的制高點——大城山頂往下看,唐鋼上空經常籠罩著一團團煙霧。
2009年10月,伴隨著亞洲最大、總投資3.5億元的綜合除塵項目啟用,盤旋在唐鋼廠區上空的煙霧徹底消失了,張大媽再也不用為小區的環境苦惱了。
唐鋼廠區環境的變化,是河北省重點國有企業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的一個縮影。自河北省實施節能減排“雙三十”工程以來,12家大型國有企業被列入“雙三十”單位,3年來,12家大型國有企業把節能減排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有力抓手,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建設了一大批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重點項目,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同時,依靠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管理創新,為產業結構調整開辟了廣闊空間。據介紹,12家大型國有企業3年累計完成節能減排投資50多億元,在河北省節能減排攻堅戰中發揮了表率作用。
淘汰落后產能 發揮表率作用
2010年9月28日一大早,邯鋼一煉鋼廠廠長閆曉平就來到廠區,戀戀不舍地看著眼前的3座25噸轉爐。因為再過不久,這批轉爐就將從邯鋼的歷史舞臺上消失了。“這3座轉爐在1965年投產,是邯鋼第一批煉鋼轉爐,生產出了邯鋼第一爐鋼水。”邯鋼董事長李貴陽介紹說,和現代化大型轉爐相比,這3座轉爐能耗、排放指標偏高,不能滿足節能減排的需要。為此,邯鋼決定將這3座轉爐一次性淘汰。至此,邯鋼已將1995年之前投產的裝備徹底淘汰,開啟了裝備大型化、現代化、節能化的發展新篇章。
和邯鋼一樣,自2008年以來,一輪又一輪淘汰落后產能的集中行動在河北省重點國企打響。而在此之前,由于河北省重點國企大部分建廠較早,往往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所以還保留著數量相當龐大的落后裝備。
“在有些企業,落后產能甚至還擔當著生產的主力,導致這些企業能耗、排放指標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成為節能減排的‘攔路虎’。”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河北省國資委副主任劉清芳深有感觸。
只有大刀闊斧地淘汰落后產能,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河北省重點國有企業的節能減排水平,為實現綠色發展奠定基礎。僅2008年一年,唐鋼領先國家產業政策,提前拆除了3座400立方米高爐,在全省淘汰落后產能攻堅戰中發揮了表率作用。
3年來,河北省列入“雙三十”名單的12家大型國有企業累計淘汰45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12座,淘汰落后煉鐵產能500余萬噸,相當于淘汰了一個特大型鋼鐵企業;關停小火電機組累計達93萬千瓦……全部按計劃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設備。
節能減排投入 資金不減項目不減
記者近日走進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梧桐莊礦,頭頂上是藍天白云,腳底下是綠草如茵,看不見煙塵彌漫、污水橫流,撲面而來的是一個花園式礦山。
“采煤不見煤、出煤不燒煤、用水不排水、排矸不提矸”,這些過去在煤礦生產中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如今在冀中能源集團正一步步變成現實。在大量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撐下,冀中能源有效解決了困擾煤礦生產的污染頑疾,一個現代化、生態型煤炭企業呼之欲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