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美國政府近期似乎在借鑒中國政府的做法,給予了新能源汽車領域越來越多的支持,但即便如此,許多汽車行業人士始終認為中國將在世界電動車發展的競爭中拔得頭籌,正如其目前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一樣。
誠然,中國政府目前在電動車領域投入了許多資源,但這些投入可能也給美國相關企業帶來利好,這些美國企業未來同樣可以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分得一杯羹,而且可以利用中國的相關資源為其自己添翼。
在1月25日的美國國情咨文演說中,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到2015年美國要有100萬電動車上路的愿景。為實現這一目標,第二天副總統拜登就公布了一系列政府相關計劃:
一、將聯邦政府此前針對購置某些新能源車型所提供的7500美元個人所得稅抵免額度轉換成直接的返還金額。這能讓購車者可以更快更直接地或得利好,而不再需要為退稅等待一段長時間。
二、2012年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政府投資增加30%。
三、在2012年的政府預算中增加1000萬美元,以資助30個發展新能源汽車卓有成效的社區。為贏得相關政府資助,社區必須通過相關措施普及電動車,例如修建電動車充電站以及提供一系列的鼓勵措施,諸如建立專用車道、完善專門法規、提供電動車的公共租賃等。
相比之下,中國又有何政策措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呢?中國早已提出相關目標——在2020年實現年銷售100萬輛純電動及即插式混合動力電動車,而已在道路上行駛的這類汽車達到500萬輛左右;中度及強度混合動力車的年產量則要達到300萬輛。
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政府目前已經公布了下列計劃:
一、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人民幣發展電動車。
二、選定六個城市作為試點,搭建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三、對汽車公司的新能源車生產銷售進行補貼,電動車單車補貼可高達6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