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下稱標普)正在研發一套計算和量化上市公司碳債務(carbon liability)的方法學,準備納入到常規的評級中,以便投資者量化由碳排放義務和法規帶來的風險。
該方法學最快可在今年四、五月份完成并投入使用,標普全球碳市場總監邁克爾.威爾金斯(Michael Wilkins)近日在接受《財新網》專訪時透露。
之所以要開發這樣一套方法學,威爾金斯說,是因為在象歐洲這樣的地方,監管當局有明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強制碳減排目標,并且分解到受該目標限制的各個行業和公司。歐洲的投資者,特別是那些大的養老基金,已經越來越關注他們的投資對象擁有多大的碳債務。通過量化這些碳債務的風險,投資者可以及時調整他們的盈利預期和投資策略。
威爾金斯表示,標普目前正在開發的方法學,或者分析工具,是根據不同行業來做的,因為“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動態”。但最終的目標,是開發一個能適用于“所有行業、所有國家”的方法學。
同時,該方法學針對的是對企業未來碳排放的預測。“去年排放的數據固然是重要的,但投資者更想知道的是未來一年會排放多少,2012年或者2015年會排放多少,”威爾金斯說。
他透露表示,本月底,標普將完成基礎的研發,計劃于今年四、五月間正式推出。屆時,標普將在評級中給出具體、清晰的信息,如碳債務是如何計算的,哪些因素考慮在里面,政策如何影響,預期的碳排放水平,如何換算成財務債務(financial liability)。
“一切都將非常透明,”威爾金斯說。
這對在海外上市受標普評級的中國公司來說,將帶來什么影響?威爾金斯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公司的性質,對那些沒有排放或排放很少的公司來說,影響不大;但對那些排放大戶來說,則可能會有潛在的影響,投資者“可能會轉換投資、要求更高的回報率,或者僅是要求更多的信息”。
目前接受標普評級的中國能源類公司,包括中海油(0883.HK,NYSE:CEO)、中石化(NYSE:SNP, LSE:SNP)、中國鋁業(NYSE:ACH)、華潤電力控股公司(0836.HK)、港華燃氣(1083.HK)、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688.HK)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