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在建筑節能工作上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成效顯著,超額完成了“十一五”期間制定的各項節能減排目標,并在墻材革新、既有建筑改造、新能源利用、新農村試點等方面探索出一條特色道路。
推行4年,建筑節能“由點到面”
1991年,南京市就對建筑節能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金墻花苑等多項工程分別成為建筑節能工作的“試驗田”,均達到了50%的節能效果。2001年,南京正式開始執行建筑節能50%的標準。
2007年,南京市出臺了《南京市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文件,促進墻革節能工作的順利實施。“十一五”期間,南京市已形成了與地區氣候條件相適應的節能建筑體系,所有新建建筑全面達到節能50%的設計標準。
試點30項,城區10%新建建筑節能65%
2008年,南京和常州、徐州一起被列入了江蘇省建筑節能65%的改造試點城市。
南京市充分發揮科技示范效應,先后組織了西堤國際等30余項建筑節能示范工程,這些建筑采用了結構自保溫、混凝土頂棚輻射制冷制熱技術等高科技節能技術,具有很好的隔熱保溫效果。
推廣20項墻材品種,讓建筑“綠”起來
不久前,河西銀城西堤國際小區一幢3層商業用房的新墻材試點取得了成功,該工程外墻采用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及相配套的專用砂漿自保溫體系,基本解決了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容易出現墻面空鼓、開裂等質量通病問題。
2000年,南京市被列入全國160個率先限時禁止使用黏土實心磚的城市之一。“逐步淘汰、禁用黏土磚,就必須推廣使用新型墻體材料”成為南京市墻革節能工作的重點。南京市通過建立科研、技改項目,逐年加大對新墻材的投入,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
目前,南京市新型墻體材料的產量實現了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長,形成了磚、塊、板三大類20余個品種,較好地滿足了建筑市場的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