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據悉,目前《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完成,“十二五”減排最受關注的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項約束性指標的總量控制目標初定為降低8%、8%、10%和10%。知情人士透露,該“雙八雙十”目標雖然擬定,但環保部內仍有爭議,下一步將上報國務院,規劃有望在兩會期間發布。
相比環保“十一五”規劃,“十二五”減排不僅在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約束性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還對兩項新指標同樣提出絕對量減排。在新增的兩項約束性指標中,氨氮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和化工、冶金、化肥等工業廢水中,氮氧化物則主要由汽車尾氣和工業窯爐的燃料燃燒產生。
其中,氮氧化物是造成機動車污染和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根據今年中國首次公布的《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機動車尾氣排放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去年全國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高達583.3萬噸,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中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氣,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直接相關。
此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就曾撰文稱,“十二五”環保發展的主要目標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境保護新路子。
由于減排的污染物控制種類增加,農業源、機動車減排等新領域的拓展,‘十二五’減排將強化減排設施的升級改造,完善污水處理收費、脫硝電價、排污權交易等環境經濟政策。業內人士趙華林也表示,“十二五”將把農業源,主要是畜禽養殖、COD和氨氮,還有機動車的污染控制納入總量控制約束性指標的控制范圍。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工程學院教授朱彤稱,以北京為例,現在機動車尾氣的污染占整個大氣污染的50%以上,將機動車納入減排范圍,非常必要。
據悉,機動車減排的目標是,在2015年前全面淘汰黃標車,并使新車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預計到2015年,全國將實現車用汽油、柴油的“無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