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將成為中國戰略制高點,節能環保產業已成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導產業。未來3-5年‘十一五’新能源的火爆場面很可能將讓位于節能環保產業。”國佳資訊總裁冷躍進11月23日在北京廈門商務會館召開的“第7期金科創業投資沙龍”上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未來3-5年發展趨勢作了解讀。
2010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即將來臨的“十二五”被普遍認為是中國二次轉型的開端,其規劃的出臺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特別關注與熱議。那么,“十二五”規劃對節能環保產業細分行業未來發展會產生什么影響?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估計有4.7萬億的市場空間,將細分到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三大領域。從節能領域看,建筑節能至少占到3成,工業節能占到5成。”冷躍進分析道。
建筑節能: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大部分大型的公共建筑都將變為綠色、低碳的建筑,節能環保建筑建材企業產業必將崛起。新投資項目除了環評之外,能效可能成為獨立的考核指標,誰在能源利用上得到有效提升,誰才會成本領先,否則就會被淘汰。目前在節能產品銷售渠道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新概念的如節能環保主題類的超市、專營店、體驗店以及概念館等。”冷躍進表示。
據悉,目前在我國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是世界的一半,居全球首位,并且80%~90%沒有達到國際節能標準。中國現在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的2~3倍。發達國家住宅的實際年采暖能耗大約相當于每平方米7.57kg標準煤,而我國目前采暖耗能每平方米都達到13.5kg,約為發達國家的1.5倍。這些數據差距也表明了我國建筑領域巨大的節能前景和潛在的巨大市場空間。
“這些能源大多是通過保溫隔熱性能差的外墻、屋頂、窗戶損失掉了,所以我國必須對現有建筑進行大范圍節能設計改造。”據冷躍進介紹,近年來國家提高了建筑節能目標和節能標準,2005~2010年,全面啟動建筑節能和推廣綠色建筑,平均節能率達到50%;2010~2020年,進一步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平均節能率要達到65%,東部地區要達到更高的標準。強制標準的出臺和節能建筑優惠政策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建筑節能相關行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